立读小说网 > 井口战役 > 第七十八章 炮火

第七十八章 炮火


  铁矿石变成钢铁到底是什么样的过程?在淮北战役中,任迪基地采用的钢铁并非自产,而是所谓外部支援的。真实情况是任迪从演变战场兑换的大量碳钢。作为制造武器的基础原材料。至于根据地本土转炉生产钢铁,质量一直不行。任迪一直没有开动制造长身管口径火炮的生产线。而是通过进口海宋的特种钢材来解决制造长身管火炮的问题。

  倘若要强行用,根据地的转炉钢铁造炮,会产生什么情况?大清朝火炮内膛内沙眼足以装下一海碗水的情况到不至于。但是由于材料控制不精准。沙眼是绝对有的。造出来的火炮性能将和任迪位面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火炮性能相近。这个红色共和军合格的炮兵本来就少,这么重而且性能不高的火炮,任迪就打算拿出来和纯进口海宋先进装备的帝国第三集团军面前找虐了。

  而就是现在任迪终于掌握了如何把不同标准的铁矿石煤矿变成合格钢铁的方法。任迪能铸造和这个时代没有代差的火炮。二十一世纪传说中的合金钢和电闸熔炉牛逼的炮钢制造技术不谈。1860年以前灰铸铁铸造的前装炮技术太落后,在现在这个时代是海宋几十年前提供给大明打野猪皮的火炮技术(比拿破仑炮高级一点,南北战争时期的火炮技术。)

  火炮从一尊的单位,到一门单位,从矮粗的铁炮,到修长身管的火炮涅槃的历程是在1870年后。1860--1870年代,随着坩埚钢的兴起,克虏伯兄弟铸炮厂曾使用过大块坩埚钢铸造钢炮,但早期的钢是使用高碳钢和锻铁的混合物,杂质较多容易炸裂。

  重头戏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这个年代工业炼钢法出现,转炉,平炉统统出现。火炮的辉煌时代到来了,随后纯钢战列舰上,炮塔大就是好,多就是美的思想,让火炮技术突飞猛进。其中一步步技术参数不谈。火炮炮管生产再也不是铸造,而是锻压出来炮管,然后大管子套上小管子,通红的大管子套在小管子上。严丝合缝的结合,当大管子冷却后热#胀冷缩原理挤压,小管子新成就一个向里面的应力。这就是火炮自紧技术。这种套管技术比其他缠绕钢条的缠丝自紧技术要先进。日德兰大海战,德国战舰套管的克虏伯大炮在穿透方面打的缠丝技术的英舰队酸爽。

  套管火炮的诞生需要攀一个科技树——水压机。这个位面加工技术上再也没有比任迪更能作弊的了。现在整个皖北根据地有一台两千四百吨的水压机。这个水压机的零件来源于,这个世界大明孜孜不倦的特种材料输送。至于零件的形成都是任迪动用作弊手段用数十吨的小水压机加工出来的。

  这台两千多吨的水压机在蒸汽机的动力的带动下,可以处理炮管,和其他钢板。也就是说现在任迪不动用天赋皖北根据地有了一个可以独立生产大炮的生产线。并且在各种抛光镗床的作用下,火炮气液复退机也运用到新的火炮生产线上。架退炮开火,需要很重的金属炮架稳定。而且即使稳定了火炮还是要往后退一段,并且炮管角度变化,参数要从新设置。而在管退,却是管子受到后坐力后退在挤压套管中液体的过程中,将动能释放,然后再由套管中被压缩的空气将炮管缓缓复位。这需要炮管和套管严丝合缝的连接。不能侧漏。当然同样是海宋流过来的先进材料变成了先进的加工工具。

  淮北红区军官,凡是参观过火炮生产工厂的场景,都会为之震撼。一个钢材被锻压成短柱子状态,然后被钻出了一个小孔,饶红了之后这个矮粗的圆筒,被插入一个钢柱(芯轴)然后上水压机,换面的滚动锻压,矮粗的圆筒钢坯在压力下沿着钢柱变长变细。这不是一次性成功的(任迪的展开天赋可以一次性成功。)经过多次烧红多次碾压才能压成一个炮管形状的东西。这还没完还有退火,也就是缓慢加热到一定程度保持这个温度,然后以标准适宜的速度让这玩意缓缓的冷却。冷却速度还要控制。退火可以降低炮管的脆性。

  李悠然他们几个当家的看到火炮工厂看到这个不断加热的工艺过程,大量消耗煤气的热处理炉子。终于知道军工业的消耗为什么这么大了。同样也对来自贵州的专家报以尊敬。因为这个复杂的工艺,要是自己来尝试的话。消耗的煤气钢铁数量将是海量的,足以拖垮皖北的财政。

  新手任务最后评分阶段,任迪是从未有过那么接近一个蒸汽时代的勋章基地。如果在新手任务中积极主动的将天赋发挥出来,其第一的评分是安德鲁无法用罗盘干扰的。然而错过便是错过。至于现在任迪从未有过这么了解蒸汽时代的生产力。

  演变战场的勋章其影响一个位面的效果中尽可能的收敛了异时空穿越的痕迹。这一点每一个穿越系统都在这么做,而演变却能在这么做的同时却能最大程度的影响一个位面。勋章这个东西在被穿越的位面中的智慧生命认为是合理的。不再怀疑的。演变战场的影响效率是最高的。而这也就造成了能让演变军官学习知识,积累知识,参与演变的过程。

  炸笔出生的任迪虽然采用了土鳖的战斗模式,但是从来不会放弃任何可以炸笔道路。射程六千米口径105毫米的管退榴弹炮。射程6500米的野炮加入皖北红色共和军的军队序列。任迪的火力时代到来。

  然而也就是铸炮的事情,让任迪的战略发展重点产生了犹豫。现在皖北红色共和军的军队集中在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任迪决心是将皖省除了长江以南,占据全省的三分之二土地彻底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下面的大战役不出意外是准备在贴脸南都打仗。这种攻城拔寨的行为从地图上看就是贴着大明南都的脸来打。

  打下皖省江淮之间的地方会得到充足的劳动力。并且可以得到硫铁矿+1。但是在大别山另一侧,红色共和军腿边上的荆省东部,这地方有镍矿。荆省的一个镍矿点一个铬矿,暂时没有被开发。因为市场需求,占据广阔殖民地的海宋把南非占据了哪地方铬矿多,把南洋群岛占据了,市面上的一块钱钢镚,这种特殊的海宋货币在大明市场上挤压着铜钱的地位。

  炮管内壁要镀铬,炮身最好是镍铬合金钢。这个世界最强大的武装还是海宋,他们的能量任迪从来都没有小觑。七十年的积累海宋的材料技术科技底蕴之深。赵卫国这个准备向着蒸汽时代爬的少尉。也要仰视。

  现在的海宋不缺钱,不缺人口。缺的是上层元老们的自觉和联合。早在元老会建立之初,就有元老在体制上发生过争论。一种是偏向计划经济的。一种是偏向市场经济。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元老们发现这个世界是一片怎么都能赚钱的处女之地。搞黑水佣兵可以赚钱,搞养殖可以赚钱,搞跑船商业贸易可以赚钱。

  然而有的能赚钱,有的不能赚钱,大家不愿意平均搞大锅饭,理由很简单,我能赚是我的本事,来到这个世界不能赚钱都是蠢蛋,我为什么要用我赚的钱养蠢蛋。还有你们这些主管部门一句话产业扶持,就给我的产业收多一点税,欺负人不带这么欺负的。所以为了保障这个世界最先进生产者元老会的生产积极性。所以政策开始偏向自由经济。当然这第一代元老好歹都有点集体意识。当海宋需要扩张的时候,所有成员还是能为了整个集体的发展相互妥协对海宋政府的行为在经济和政策配合上支持的。

  但是,第二代元老上台后,第一代元老之间的默契并没有传递这一代。第一代元老的教育环境是几十个人一个大班级的教育环境,而第二代元老大大多是有本位面明朝漂亮菇凉生的。这些明朝菇凉容貌不错,见识嘛!不仅仅受到母亲的影响,这波元老更是含着金汤勺,周围的位面土著避让的环境下长大的。唯我独尊的气质就是这样养出来的。

  这些二代元老掌权的时候海宋基本上没有敌人了。更无外患的压迫。所以更注重掌控海宋的利益。提高纳税率,增强国家的发展动力。这儿样的说法在一代元老中,只要提出一个确切的方案,大多是可以获得支持的。但是在二代元老中说不通。我就是要利益,就是不给工人加工资,提高消费水平,你能耐我何。老子是元老,元老是自由的,是比别人跟平等的。我不想给,你们怎么能找我强要。

  只要一个元老不愿意退让,其他元老也不愿意当吃亏的傻子。他们长辈打成的政治默契就这样打破。一群来自社会主义下的穿越者向往托拉斯巨头政治,由于自己根本没当过托拉斯巨头,搞出来的政治体系千疮百孔,当他们还在的时候,可以靠着社会主义养成的社会习惯来弥补,但是当他们不在的时候,政治体制上的僵局缺陷暴露无遗。

  文斯德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已经看到了这个苗头,但是就是没想过自己离开,到底会恶化成什么样子。文斯德这个长辈一走,新一代的元老们心中敬畏的那一代人离开。同时也放下了对海宋国家集体未来的责任,更加注重于利益的争夺。

  比如说大明爆发红色革命这件事上,部分轻工业销售受损的元老,要求帮助大明帝国快速稳定局势,而海外矿业部门期望与移民容易,认为大明可能会发生大规模难民潮,海外务工的人力成本会大幅度降低,所以不同意立即干涉。至于重工业机械加工方面,等着这场战争的军火贸易。而身为农场主的海宋元老同样需要人力成本降低。

  海宋的元老都是文明人,所以不会出现任迪位面某岛厮打的场面,但是双方吐沫横飞的争论是不可避免的。海宋的干涉并没有第一时间到达,海宋元老们看着东亚大陆上的战火,决定继续观察局势发展。

  大明大量的购买军火粮食,从北方南下的八万帝国军队开始南下,而与此同时任迪终于做出了战略决定。合肥,舒城这一条线上的皖省中部城市,被任迪标上的红圈。五万红色共和军,携带二百四十七门管退75和105口径火炮,开始了攻城作战。


  (https://www.dulixs.com/du/9250/8358568.html)


1秒记住立读小说网:www.duli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ul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