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读小说网 > 寒门状元 > 第一七三〇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第一七三〇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朱厚照可不管沈溪留在居庸关做什么,甚至说他这会儿都没心思考虑沈溪的事,前一刻他还在思索沈溪留在居庸关不回京是否跟西北战局变化有关,后一刻便已沉浸逸乐不可自拔。

  司马真人敬献了不少灵丹妙药,这些丹药说是可以强身健体,但其实不过是透支身体燃烧生命的虎狼之药,主要是为了让朱厚照在吃喝玩乐中找到飘飘欲仙的感觉,危害之大不可估量。

  刘瑾一边想怎么对付沈溪,一边想如何才能诛除司马真人。

  而此时,沈溪仍旧停留居庸关,没有回京的打算。

  沈溪早就猜到刘瑾会跟朱厚照告状,他倒不怕朱厚照多想,因为他是以兵部尚书之尊留驻居庸关,如今鞑靼犯边的消息不时传来,他有充足的借口留在居庸关“严防事态进一步恶化”。

  五月初九,距离朝廷规定的回京期限剩下十一天。

  这天沈溪把马九、朱山、朱鸿等心腹手下召集到官驿……朱山、朱鸿和周羡等人在宣府以西的高山卫接到沈溪的书信,于是听命调头南下,六天前跟沈溪率领的大部队在居庸关会合。

  “大人有何吩咐?难道咱们这就要回京城了?”

  马九不明白沈溪要做什么,这几天时间,沈溪一直留在驿馆内闭门不出,只有一早一晚才能见到沈溪的人,每天都有风声说沈溪先一步回京城去了,但随着沈溪现身谣言不攻自破,但很快又有新的谣言出现。

  沈溪指了指院子里几口箱子,道:“这是我这几日精心准备的东西,你们先看看吧。”

  没等马九过去打开箱子,朱山已抢先一步靠了过去。

  沈溪突然回京,断了朱山带兵冲锋陷阵当巾帼英雄的梦想,这几天她都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沈溪有意撮合朱山和王陵之,多次给他们创造独处的机会,结果两人都是那种火爆脾气,互相看对方不顺眼,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差点儿把房间拆了,沈溪只能感叹两人是前世的冤家,很难凑成一对。

  “大人,这是何物?”

  朱山把几口箱子的盖子都掀开,发现里面装着的东西非常杂乱,从盔甲、罩甲、棉甲、战裙到腰刀、佩剑、匕首等短兵器无所不包,甚至还有部分短火铳。

  朱山抬起头瞄了一眼沈溪,然后弯腰从箱子里拿起一把寒光四射的倭刀,正要比划一下,旁边朱鸿吓得脸色发白,连退两步,道:“小妹,你别乱来,砍着人就不好了。”

  原本就是个暴力狂,现在再拿起一把一看就是精钢铸就的宝刀,朱鸿非常了解自己妹子的破坏性,吓得赶紧往后躲,把马九拉到身前给自己当挡箭牌。

  那些跟在沈溪后面的侍卫却没把朱山当回事,他们对这个看起来容颜靓丽、豪爽大方的姑娘缺乏了解,如果知道眼前这位是可以跟王陵之一较高下的女汉子,估摸他们也会跟朱鸿有同样的反应,见到朱山转身就走。

  沈溪道:“各式铠甲不多,你们自己找合身的穿上,箱子里的兵器趁手的尽管拿去,至于要做什么,回头我跟你们说。”

  说完,沈溪进入自己的房间,用半个时辰写好送往京城的信函,再出来时,除了马九外,其余手下已换上沈溪准备好的东西。

  朱山和朱鸿穿戴一新,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都用期冀的目光看着沈溪。

  马九见几名同样需要回京执行任务的手下也是一脸茫然,于是主动上前请示:“大人,弟兄们已经准备好了,不知您有何吩咐?”

  沈溪咳嗽两声,打量一圈,点头道:“有点儿模样了,不过似乎缺乏些精气神,还是振作些好……行了,就这样吧,你们现在就出发,回京帮本官做件差事。”

  之前沈溪还以商量的口吻说话,此时已然打起官腔。

  听到有任务,最兴奋的要数朱山,跟沈溪在居庸关会合几天了,除了跟王陵之打架其他什么事情都做不了,现在穿上铠甲就跟当了兵一样,有一种难言的自豪感。此番正好满身的力气没处使,朱山心中泛起大干一场的冲动。

  朱鸿却有些后悔穿上这身皮,他不是军户,现在却要做那些大头兵干的事,心中有些没底,问道:“大人,究竟是做什么事情?”

  沈溪道:“回趟京城不难吧?给你们四天时间,在京城与居庸关之间打个来回,不过路上这身衣服先别穿,到京城后再穿上,差事本官会交给负有特殊使命之人,你们回去后听命行事便可。”

  “切记做好保密工作,别泄露丝毫风声,把事情做完马上离开京城回来跟本官复命!”

  ……

  ……

  当天晚上,朱山和朱鸿等人便出发往京城去了,带头之人却是云柳。

  这趟回去,云柳的主要差事是调查京城情报,至于帮朱山等人完成差事则属额外的任务。

  云柳带人离开后,沈溪仍旧跟以往一样,每天都在居庸关官驿自己的卧房内写写画画,两耳不闻窗外事,只有李频前来拜访时才能见到沈溪本人,每次沈溪态度都很客气,就算知道李频投奔阉党,也没对李频甩脸色,因为他知道,李频这么做无可厚非。

  身为一卫指挥使,镇守居庸关,表面上看起来风光,但在大明朝却处处受文官压制,为保住官位,只有巴结权贵。李频至少私下里没有搞阴谋算计,这让沈溪觉得很欣慰,因此还是按照以往的交情对待。

  十一日这天,沈溪收到谢迁来信。

  京城里刘瑾又搞幺蛾子了!沈溪留滞居庸关,刘瑾趁机派人四处传播谣言,一时间沈溪成为众矢之的。

  刘瑾在朱厚照面前告状不成,心中恼恨,便听从张文冕的建议,找人在京城造谣,说沈溪不肯回京是贪生怕死,不敢跟刘瑾斗,顺带说沈溪已有投奔刘瑾之意,然后似模似样地拿出些模棱两可的证据,说有人看到沈溪私下派人向刘瑾送礼。

  原本沈溪在朝地位就不高,那些六七十岁才跻身高位的老臣看不起沈溪这样的新贵,只是由于沈溪深得皇帝信任才一厢情愿认定他能挑起跟刘瑾相斗的大旗,一度寄予厚望。

  得知沈溪投奔阉党,人们都把沈溪当作势利小人,那些老早便投奔刘瑾的官员,更是覥着脸推波助澜,把沈溪投奔阉党一事说得绘声绘色,妄图把沈溪名声搞臭,使得文官集团彻底厌弃沈溪。

  沈溪看完信函,不得不佩服刘瑾这一招高妙,就连谢迁都半信半疑,特意来信提醒——你小子休要胡作非为,早点儿回京,别在居庸关逗留太久,不管你怎么想的,只有回到京城才能解决问题。

  “……大人,看来刘公公有意要把您往他阵营里拉,听说刘公公派来的人已经到了居庸关,随行带了很多礼物,说是向您回礼。”

  送信前来的马九脸上全是担忧之色。

  关于沈溪投奔阉党一事,不但京城传得沸沸扬扬,就连居庸关内也有风闻。

  主要是沈溪留在居庸关一事太过反常,旁人想不明白就容易走极端,刘瑾的党羽再在一边煽风点火,人们也就当这件事为真。

  沈溪淡淡地道:“谣言止于智者,外面爱怎么传随它,自己人心里明白便可。哦对了,这是我给谢阁老的回信,你找人送去,不用保密,大张旗鼓送至京城……我们不用那么着急,之后我会上书朝廷,请陛下容我在居庸关多停留几日。”

  马九皱眉:“大人,您还要留滞不去?”

  沈溪笑了笑:“不然怎样?马上回京去跟刘瑾斗?没那必要!这居庸关虽然不是什么太平之地,好在刘瑾无法为所欲为,他既然异想天开说把我拉到他阵营里,那咱们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沈溪清楚刘瑾为人,锱铢必较,把敌人发展为盟友,这种事不可能发生在刘瑾身上。

  刘瑾表现出的礼贤下士,在于他要吸纳人才帮他做事,但如果人才威胁到他的地位,他会毫不留情地铲除掉!这是个精通人情世故但肚子里却没多少墨水的人,沈溪相信这次拉拢是刘瑾刻意陷害他,在他和文官集团间制造裂痕。

  沈溪给谢迁回信,主要是让谢迁安心,对于回京一事,他另有打算。

  此时京城内,刘瑾得意洋洋,他觉得自己走了一步好棋,顺利将了对手一军,让沈溪陷入死局,无论怎么选择,似乎最终得益之人都是他。

  刘瑾召两名智囊见面时,忍不住夸奖张文冕:“炎光,此番你设计之策略甚妙,沈溪没回京便进退维谷,声望大跌。等他回朝之日,无论是文官,还是咱家,都不会给他好脸色,看他怎么在朝中立足。”

  旁边孙聪忧心忡忡:“公公难道不怕陛下对沈尚书多加重用?”

  刘瑾更显得意:“陛下最近有上过朝吗?这种担心,纯属多余,陛下不问朝事,就算沈溪回来,情况也无多大改变,到那时他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任由咱家摆布,哈哈。”

  孙聪看了张文冕一眼,他原本想提醒一下刘瑾,但张文冕在场,有些话他怕被张文冕反驳,那时刘瑾更听不进他的意见。

  张文冕此时意气风发,笑着问道:“公公,如此说来,您不肯将沈尚书收揽到您手下,为您做事?”

  “咱家要他作何?”

  刘瑾不屑一顾地道,“这小子,阴险狡诈,当初咱家在他手上吃了不少亏,就算他要投奔,咱家还觉得他虚情假意……以其心高气傲,会甘心帮咱家做事?”

  “这事儿趁早别想,等他失势后,咱家看看是让他家破人亡,还是外调地方当个小吏,这才是咱家需要考虑的问题……哼,跟咱家作对,没人会有好下场!”

  张文冕笑着应了,蹙眉思考一下,似乎突然想起什么,拿出一封书信来,恭敬地道:“公公,这里有几名官员请您帮忙照顾的信函,请公公一览!”

  刘瑾之前尚对张文冕多有夸赞,闻言立即黑下脸来:“炎光,你倒是长本事了,居然学会为他人说项?从中没少捞取好处吧?”

  张文冕赶紧解释:“公公误会了,这些官员只是苦于无法跟公公您沟通,只能借助在下提供渠道,他们未给公公您好处,在下哪里敢私自收受?”

  刘瑾听到这话,脸色稍微好转了些,冷声道:“公是公,私是私,别怪咱家没提醒你们,如果背着咱家收受下面人的好处,别怪咱家不客气……咱家不喜欢那种吃里扒外、见异思迁的小人,平时你们做事都小心点儿。”

  孙聪和张文冕恭敬领命,但二人却各怀心思,张文冕穷怕了,可不会放过任何发财的机会,至于孙聪,则腹诽不已,你刘瑾本身就是个小人,却不许别人当小人,这可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孙聪平时并非完全不收受下面人的好处,只是他从来都以文人自居,对文官集团有一定容忍心,不像张文冕那样喜欢把事情做绝。

  刘瑾小声嘀咕:“沈溪这小子,躲在居庸关不回来,这是作何?炎光,你谋略出众,你且说说,他到底有何目的?”

  张文冕笑道:“或许是沈尚书知道回朝后无法跟公公您抗衡,所以先选择高挂免战牌,这不正好给了公公您机会,让别人误会他已被公公收买?”

  刘瑾一笑:“那倒是,沈溪此举分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那就怪不了咱家因势利导陷害他……说来真是解气,沈溪本事再大又如何?不是照样怕了咱家?再派些人大张旗鼓前往居庸关,对沈溪多加拉拢,再去信隆庆卫指挥使,让他出面劝说,咱家想看到此竖子在咱家面前卑躬屈膝的模样!”

  孙聪好奇道:“公公不是不准备收揽沈尚书吗?”

  刘瑾冷笑不已:“咱家是不想收拢他,但咱家想让世人知道,就算科场上的奇才,大明朝的状元郎,南征北战无往不利的当今帝师,也入不得咱家法眼,只能在咱家面前低声下气做人!”

  孙聪这才知道,原来刘瑾看重的不是沈溪这个人才,而是扭曲的心理作祟,想让人觉得他刘瑾有本事,不由心生寒意。

  ……

  ……

  刘瑾一心想该怎么算计沈溪,而谢迁则干着急,恨不能亲自去居庸关把沈溪拎回来。

  收到沈溪回信,谢迁更加生气,本来就称病在家不问朝事,这会儿越发地着急了。

  “……臭小子不回京,被人攻讦,他以为刘瑾那么好对付?也不想想自己几斤几两,为他创造这么好的条件,回到京城当尚书,就算你不跟刘瑾相斗,也没人跟你一般见识,现在倒好,自己挖个坑把自己埋了,你这是要气死老夫啊!”

  谢迁原本打算继续称病,但到了这个地步他不得不回内阁看看情况,当然这次回去他不是要处理朝事,他知道现在朝政被刘瑾把控,就算他想做什么也无济于事,只是想听听同僚对沈溪的评价。

  谢迁入宫来到文渊阁,发现只有王鏊在,此时王鏊正拿着一份奏本打瞌睡……刘瑾总揽朝政,奏本大多拿回家去给张文冕和孙聪批,焦芳只是在一旁起参考作用,至于王鏊基本被架空在外。

  “谢少傅!?”

  王鏊见到谢迁,吓了一大跳,他怎么都没想到居然会在内阁再次见到谢迁。

  之前谢迁表达出来的态度,是准备致仕返回余姚老家,甚至连乞老归田的奏本都写好了,刘瑾已开始筹措提拔焦芳为内阁首辅,这样他就可以彻底把持朝政。

  谢迁黑着脸坐下来,问道:“王学士,为何内阁只有你一人?”

  王鏊苦着脸道:“谢少傅这不是明知故问吗?如今内阁形同虚设,通政使司衙门直接把奏折送到司礼监,刘瑾将奏本带回私邸处置,以至于朝纲败坏。陛下长期不临朝,偶尔参与朝议所问不过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朝廷大小事务皆都被内监掌控,这内阁是否有人,有多大区别?”

  这话说出来,王鏊一阵凄苦。

  王鏊以前总想入阁,但苦于朝中能人异士太多,无论是王华还是梁储等人,才能都比他高,这些人都没入阁,怎么也轮不到他。

  结果他入阁后,发现内阁已经从成化、弘治朝的权倾朝野,到现在名存实亡,他身在内阁却屁大的权力没有,这让他很是郁闷。

  谢迁道:“此事不能就此罢休,济之,你现在就跟老夫去面圣。”

  王鏊皱眉道:“何处见?宫外行在?”

  谢迁冷笑道:“即便见不到陛下,也要见见太后……如今陛下大婚在即,怎么说也要告知太后!”

  “刘瑾胡作非为,破坏朝廷定规,难道没人能管吗?陛下不理会,太后总可点醒陛下,太后一向英明,可不是任人宰割之人。”

  王鏊苦笑摇头:“谢少傅,有句话说出来您可别怪责。却说这刘公公,年后多次向太后进献礼物,光是献上的东海明珠以及昆山之玉便价值连城,甚至如今两位国舅都不跟刘公公起正面冲突,你去见太后,太后能帮你?”

  谢迁怒道:“这不是帮老夫,而是帮大明,整个朝堂都一片昏暗,阉人当道,这天下到底谁才是主人?”

  王鏊想了想,说道:“谢尚书,如今奸人当道是不假,但朝堂并未因此而混乱无序,刘公公平时倒也重用贤才,且在朝事处置上,拿捏合度,既如此,谢尚书你还是莫要得罪他为好,免得惹祸上身。”

  连王鏊都一再劝说罢手,这让谢迁很无奈。

  此时王鏊说话还算客气,要知道朝堂上对谢迁风闻甚多,很多人甚至私下里大加攻讦,说什么谢迁早已投奔阉党云云,王鏊自己不相信这些鬼话,但他依然不支持谢迁跟刘瑾正面斗。

  谢迁道:“太后还是要见的,老夫提请致仕,跟太后说说也是应该的,老夫就不信太后跟陛下一样闭目塞听,这朝堂难道就没一个明眼人?”

  王鏊叹道:“明眼人不少,只是一个个都装聋作哑罢了,刘公公做事偏激,顺者昌逆者亡,如此境况下,谁敢跟他正面作对?谢少傅,你还是多思量为好。”


  (https://www.dulixs.com/du/8794/389011379.html)


1秒记住立读小说网:www.duli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ul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