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瓦岗覆师(2)——敌友变幻
在隋末唐初那个群星荟萃的风云时代,李密,无疑是这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身为中原第一义军瓦岗军的领袖,天下英雄公推的反隋盟主,李密率领瓦岗军,南征北战,威震中原;曾以三十万瓦岗军,兵临东都洛阳,令天下群雄震服,那是何等的叱咤风云,气吞万里如虎。
似乎所有人都认为,李密是一位能够成就帝王大业,且有实力的盖世英雄。然而,事情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最终成就帝业的,却是唐高祖李渊,而李密却只能做一个悲情英雄。关于李密的失败,除了种种因素,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那就是——时运!李密的悲剧,败就败在了时运上。
到了大业十三年(617年),李密的事业,便进入了一段“瓶颈期”。这一时期,李密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军事成就。洛口一战,李密率领瓦岗军,重创王世充主力,大获全胜。在那一战之后,李密的瓦岗军,实力迅速得到扩充,三十万大军,兵临洛阳城下。李密本人,更是成为了被所有群雄公推的反隋盟主。
与此同时,这段时期,李密也陷入了一个停滞不前的困境。首先,洛阳久攻不下,自己的瓦岗军与洛阳守军,进入了相持阶段;其次,王世充虽然在洛口之战,败于李密之手,但是却并未伤及根本。一旦王世充恢复元气,随时会对李密进行反扑;最后,由于翟让被杀,原本同仇敌忾的瓦岗军,内部明显出现了分裂的趋势。在李密取得一系列胜利的同时,他也面临着种种困难。
李密最初的想法是,拿下洛阳,号令天下。可是,他没有想到,洛阳城竟然如此难打,打了整整一年,就是没能攻下洛阳。不仅如此,他又碰上了王世充这么一个难缠的劲敌。因此,李密在洛阳城下,苦战了整整一年。
而且,大业十三年(617年)十一月,李渊攻克长安,正式入主关中。所以,李密想要再西进长安,已成奢望。摆在李密面前的只有唯一一条路,强攻洛阳,无论如何,也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洛阳。
转眼,时间便到了公元618年。公元618年,对于中国历史而言,是极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的三月,“江都兵变”,隋炀帝在扬州死于非命;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大唐王朝,年号“武德”,是为“唐高祖”;同月,王世充在洛阳拥立越王杨侗为帝,改元“皇泰”,即“皇泰主”。
面对风云骤变的天下局势,各地群雄纷纷称王称帝,脱离隋朝统治。身为反隋盟主,如今还屯兵于洛阳坚城之下的李密,认为自己也要有所行动。因此,李密要对洛阳发动全面进攻,争取尽快攻下洛阳。
义宁二年(618年)正月,李密亲率三十万瓦岗军,进据金墉城,随即,陈兵于洛阳北邙山。之后,瓦岗军直逼上春门(隋东都洛阳北门),一时间,洛阳城下大兵压境,岌岌可危。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李密这次兵逼洛阳,声势空前浩大,从他占据金墉城的时候,便可以看出:
密乘胜进据金墉城,修其门堞、庐舍而居之,钲鼓之声,闻于东都;未几,拥兵三十馀万,陈于北邙,南逼上春门。
客观来讲,当时战场的形势,还是对李密非常有利的。经过洛口之败,王世充龟缩不出,隋朝的洛阳守军,只能对李密采取守势。而李密方面,军力大盛,士气高涨。可以说,只要李密部署得当,坚持住这最后的时刻,拿下洛阳,指日可待。可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就在李密即将对洛阳发起全面进攻的时候,局势却骤然发生了巨变。
一支远道而来的军事集团,突然介入了如火如荼的洛阳战局。由于这支军事集团的出现,彻底打乱了李密的军事部署,也让复杂的洛阳战局,发生了逆转。同时,更是因为这支军事集团的突然出现,使得李密的军事实力,受到了严重的消耗,为不久之后的兵败洛阳,埋下了隐患。
这支军事集团来自江都,它就是“江都兵变”的叛军首领宇文化及,和他手下的十万骁果叛军。那么,远在江都的宇文化及,以及十万骁果,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洛阳,他们为什么要蹚洛阳这趟浑水?
其实,宇文化及和十万骁果,他们的目的地,并不是洛阳,而是关中。前文说过,隋炀帝三下江都,准备欲在江南割据,营建半壁江山。可是,隋炀帝打算建都江南的想法,却引起了护卫他三下江都的骁果禁卫军的不满。因为这十万骁果军,大部分都是关中人士,妻儿老小都在关中。隋炀帝如果建都江南,这些关中籍的骁果,不就是有家难回,注定要客死异乡了吗?所以,骁果军内部不断有人叛逃,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
时江都粮尽,从驾骁果多关中人,久客思乡里,见帝无西意,多谋叛归。
后来,因为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兄弟的阴谋煽动。最终,骁果在司马德戡、裴虔通等将领的带动下,将叛逃演变成兵变,杀死了隋炀帝。所以,“江都兵变”后,身为叛军首领的宇文化及,自然要带领十万骁果军,西归关中,返回家乡。
于是,义宁二年(618年)四月,在江都兵变仅仅一个月后,宇文化及就带领着十万骁果军,踏上了西归长安的返乡之路。那么,宇文化及和十万骁果的这条返乡之路,走得到底顺不顺利?他们走得非常不顺利,可以说是吃尽了苦头。
首先,这十万叛军的领头人宇文化及,着实是太差劲了,根本没有领导能力。从江都兵变便能看出,宇文化及表现得再窝囊不过了。当初,司马德戡、裴虔通等人,之所以推举他来当叛军首领,不过是因为他是宇文述的长子。可是,一旦兵变成功,宇文化及马上暴露出了他的野兽本性,贪婪、残暴、自大。
江都兵变之后,宇文化及大开杀戒,大部分隋朝宗室、重臣,被屠戮殆尽。宗室之中,只有秦王杨浩,因为与宇文化及之弟宇文智及关系不错,才幸免于难。因此,在隋炀帝遇害之后,秦王杨浩便被宇文化及立为皇帝。所以,杨浩的命运,直接与宇文化及息息相关,他被死死绑在了宇文化及的战车上。
事实上,皇帝杨浩,不过就是宇文化及操纵的一个傀儡。隋炀帝死后,宇文化及假借萧皇后的名义,拥立秦王杨浩为帝,自称大丞相,总领百揆,把持朝政。而身为皇帝的杨浩,则完全沦为了宇文化及的“笼中鸟”。
杨浩被立为皇帝后,一直住在别宫,他的工作,只是负责签署宇文化及发布的一切诏令。而杨浩居住的别宫,也被宇文化及派重兵把守。杨浩完全被宇文化及软禁了,朝政大事,皆由宇文化及说了算:
以皇后令立秦王浩为帝,居别宫,令发诏画敕书而已,仍以兵监守之。 (《资治通鉴》)
在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宇文化及带领下,十万骁果叛军,在隋炀帝死后一个月,便踏上了西归关中的回家之路。然而,他们所踏上的,却是一条死亡之路,不仅没能回家,反而葬送在了西归途中。
十万骁果之所以会最终覆灭,主要的败亡之根,不在他人,正是十万骁果的领袖宇文化及。宇文化及一步步带着十万大军,走向灭亡。如果将一支军队的领袖,比作领头羊;那么,宇文化及这个领头羊,则是一个非常不称职的领头羊,甚至是愚不可及。
宇文化及早年的时候,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起初,因为和弟弟宇文智及的胡作非为,被隋炀帝严惩。所以,这么多年以来,宇文化及一直夹着尾巴做人。如今,他大权在握,便立刻将压抑多年的欲望,宣泄出来。
在率领十万骁果,返回关中之前,宇文化及任命左武卫将军陈棱为江都太守,负责留守江都。不久,宇文化及命令内外戒严,对外宣称,要返回长安。不过,宇文化及还不忘显摆一下。他在营房前,专门搭建了一个大帐,宇文化及在里面处理公务。并且,他的仪仗护卫,都比照皇帝的规格。为了方便返回关中,宇文化及竟然公开下令,抢夺江都百姓的舟楫船只,打算从彭城走水路,返回关中。
这还不算什么,宇文化及还有更出格的。隋炀帝被杀后,宇文化及将隋炀帝的后宫女眷,尽数“收编”,供自己享用。非但如此,宇文化及还要带着这群女眷,共同西归。另外,宇文化及认为,自己虽然不是皇帝,但是必须享有皇帝专属的待遇。所以,史书之中,记载下了宇文化及非常愚蠢的行为:
每于帐中南面端坐,人有白事者,默然不对。下牙时,方收取启状,共奉义、方裕、良、恺等参决之。 (《隋书·宇文化及传》)
这段记载什么意思呢?宇文化及每天坐在大帐里,模仿着皇帝的样子,南面称孤,接受其他大臣的拜见。宇文化及大权在握,大臣有要紧的事,都要向他汇报。那么,宇文化及作何反应呢?宇文化及“默然不对”,坐在那里沉默不语,一言不发。等所有人都走出大帐后,他才取出大臣们的奏报,与唐奉义等将领进行商议。
当然,宇文化及率领十万骁果西归,那个傀儡皇帝杨浩,也被宇文化及裹挟同行。前文也提到了,杨浩就是宇文化及立的傀儡。所以,宇文化及将杨浩软禁在了尚书省,命十几名卫兵把守,百官无法见到皇帝。
除了凌虐皇帝,欺压百官,宇文化及对待百姓,也是非常残忍。宇文化及杀了隋炀帝后,把隋炀帝的后宫、珍宝,一律据为己有;而且,他还带着这群美女、珍宝,一起踏上了西归关中的道路。
要知道,千里行军,带着这么多的美女、珍宝,带着这么多的累赘,无疑会大大迟滞行军速度。最初,宇文化及率领十万骁果,从江都出发,还可以走运河、走水路,这些美女、珍宝,还能放到船上。可是,走到彭城的时候,水路断了,只能走陆路了。这样一来,那些美女、珍宝,就成了行军最大的累赘。怎么样才能带着这些累赘继续走呢?宇文化及想也不想,便在彭城就地抢劫老百姓,抢了当地百姓两千辆牛车,将这些美女、珍宝安置在牛车上。至于铠甲、武器、辎重,则全部让士兵们背着走。
宇文化及的种种行为,引起了骁果军中的极大不满,大家都觉得宇文化及不是个东西。其中,有一个人对宇文化及特别不满,谁呢?江都兵变的核心人物——司马德戡。整个江都兵变,司马德戡是起到了重要作用,宇文化及不过就是走了个过场。
现在,司马德戡对宇文化及可以说是失望透顶。估计他肠子都悔青了,自己当初简直瞎了眼,怎么就选了宇文化及这种货色,来当骁果的领头。因此,司马德戡在私下里,对“江都兵变”的另一位重要将领——虎牙郎将赵行枢,这样抱怨道:
君大谬误我!当今拨乱,必借英贤;化及庸暗,群小在侧,事将必败,若之何? (《资治通鉴》)
谁知,赵行枢却说道:“在我等耳,废之何难!”于是,司马德戡、赵行枢等人开始密谋策划政变,准备杀掉宇文化及,推举司马德戡为主。不料,百密一疏,还是走漏了风声,宇文化及抢先一步,先下手为强,抓住了司马德戡。司马德戡被抓后,宇文化及还厚颜无耻地质问他:
与公勠力共定海内,出于万死。今始事成,方愿共守富贵,公又何反也?(《资治通鉴》)
没想到,司马德戡反唇相讥,回了一句话,顿时就让宇文化及哑口无言,他说,我们当初发动兵变,就是因为忍受不了隋炀帝的荒淫残暴,所以才拥戴你为领袖,可是你今日的所作所为,比起独夫民贼隋炀帝,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本杀昏主,苦其毒害。推立足下, 而又甚之。逼于物情,不获已也。(《隋书·司马德戡传》)
最后,恼羞成怒的宇文化及,下令勒死了司马德戡,其同党十余人,也被一并杀死。在杀了司马德戡后,宇文化及率领十万骁果,引兵攻打东郡。东郡通守王轨,由于惧怕宇文化及的兵势,主动献城投降。
十万骁果叛军,自从踏上了西归关中的返乡之路,便在宇文化及这个蠢材的带领下,一步步走上了不归路,死神似乎已经在向他们招手了。在西归路上,十万骁果叛军,还面临着更加凶险的威胁,那就是来自各路群雄的夹击。
江都兵变,隋炀帝遇害,也使得宇文化及成为了天下群雄的公敌,成为了弑杀皇帝的逆臣贼子。因此,十万骁果一路西归,必然会受到各路群雄的层层剿杀。那么,宇文化及究竟遇到哪些群雄的截杀呢?
应该说,宇文化及西归路上,不可避免,要面临三个强敌的攻击。这三个人分别是唐高祖李渊、皇泰主杨侗、魏公李密。
在宇文化及率领十万骁果,启程西归一个月后,李渊在长安正式称帝,建立李唐王朝。而宇文化及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带领十万骁果,返回关中。可是现在,关中已经是唐王朝统辖的地界。宇文化及如果西归关中,势必会和方兴未艾的李唐王朝,发生冲突。唐高祖李渊当然不会允许宇文化及来抢夺关中,所以,关中的数十万唐军,一定会严阵以待,全力围攻这十万骁果。
至于皇泰主杨侗,就更不用说了。隋炀帝的死讯,传到东都洛阳不久,王世充等人便拥立越王杨侗为帝,是为“皇泰主”。对于皇泰主杨侗而言,宇文化及杀了自己的爷爷隋炀帝,那是有不共戴天之仇;再加上,皇泰主已经和李密鏖战了一年之久,元气耗尽。现在,又忽然来了个宇文化及,以及十万骁果。万一宇文化及和李密联手,共同攻打洛阳。本来李密就有三十万瓦岗军,如果又多了十万大军,洛阳情势将岌岌可危。
再来说李密。李密经历了一年血战,终于掌握了战场上的优势,对洛阳实现了包围。如果李密可以稳扎稳打,步步推进,攻下洛阳指日可待。然而,宇文化及的出现,打乱了李所有密的部署。攻打洛阳,本就举步维艰,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赢得今天这样的局面。宇文化及的十万骁果,呼啸而来,使得李密不仅要面对洛阳城中的隋朝守军,更要面对宇文化及的十万骁果。所以,李密自然对宇文化及恨得咬牙切齿,于李密而言,宇文化及这个钉子,无论如何也要拔掉。
李渊、皇泰主、李密三方势力,都将宇文化及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应该说,宇文化及的厄运要来了。那么,这三方势力,哪一方势力会成为宇文化及的主要对手呢?有人可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李唐王朝。因为宇文化及的目的,就是西归长安。李唐为了巩固关中,肯定会阻止宇文化及,派兵截杀。
同样,唐高祖李渊也是这样认为的。李渊为了阻击宇文化及,也做了相应的准备。武德元年(618年)六月,李渊任命永安王李孝基为陕州总管,负责驻守潼关一带,估计是为了防备宇文化及。
另外,李渊命李孝基驻守潼关,也是有另一层意思。原来,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西秦霸王薛举,率领西秦大军,进犯唐朝泾州要地。唐高祖李渊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元帅,率领唐军抗击薛举。故而,唐高祖李渊命李孝基驻守潼关,一方面也是为了防备薛举。关于李唐与西秦之间的战争,下一个章节会马上写到。
不过,还没等李渊解决宇文化及,有人却替他解决了,谁呢?李密和皇泰主。宇文化及若要西归关中,则必须要经过洛阳。而洛阳的李密、皇泰主,是不会放宇文化及经过洛阳的。本来,如果没有宇文化及,李密、皇泰主依旧还在洛阳城下鏖战。可是,宇文化及的到来,却让李密和皇泰主的敌对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宇文化及的十万骁果,无疑触碰到了他们共同的利益。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双方决定暂时握手言和,化敌为友,共同对付宇文化及,先灭掉这股外来的敌人。
洛阳朝廷方面,在听闻宇文化及的十万大军,呼啸而来的消息后,满朝上下,一片慌乱。此时,位居“七贵”行列的两位朝廷重臣,内史令元文都、卢楚。当初,越王杨侗被拥立为帝之后,分封了七位文武大员,元文都、卢楚位列其中,王世充也位列其中。
对于宇文化及的到来,有一位名叫盖琮的官员,上疏皇泰主,此时应该和李密化敌为友,共同对抗宇文化及。而此时,元文都的内心深处,也生出了一条妙计,觉得可以一箭双雕,假借李密之手,消灭宇文化及;与此同时,再趁机大大消耗李密的军事实力,届时李密人困马乏,再与其决战,将会有很大胜算。元文都对卢楚说道:
今雠耻未雪而兵力不足,若赦密罪使击化及,两贼自斗,吾徐承其弊。化及既破,密兵亦疲;又其将士利吾官赏,易可离间,并密亦可擒也。 (《资治通鉴》)
元文都提出这样一箭双雕的计策,卢楚等人深以为然。于是,元文都、卢楚二人,即以盖琮为通直散骑常侍,携带皇泰主的敕书,前往赐予李密,欲与李密结盟,双方握手言和,共同对付宇文化及。
面对洛阳方面的示好,李密作何反应?以李密的聪明才智,他当然明白,这是洛阳方面的借刀杀人之计。可是,现在的形势,容不得李密任性。如果不与洛阳握手言和,则必然会受到洛阳守军、骁果的两面夹击,整个瓦岗军,将会面临两线作战的危险。所以,李密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和皇泰主化敌为友。李密自信,凭借自己的文韬武略,定然能够速战速决,打败宇文化及,不会对瓦岗军的实力造成大的损失。
不久,宇文化及将辎重留在滑台,以王轨为刑部尚书,驻兵滑台,看守辎重。然后,宇文化及率领骁果,北指黎阳。前不久,李密刚刚占领了黎阳仓,宇文化及直逼黎阳仓,很明显这是要和李密动手。因此,李密必须予以还击。
于是,李密派遣大将徐世勣,率军抢占黎阳。可是,宇文化及毕竟手上有十万骁果,人多势众。徐世勣担心会寡不敌众,便暂时退出黎阳,引兵向西,占据黎阳仓驻守。不久之后,宇文化及率军渡过黄河,占领黎阳。紧接着,宇文化及分兵数路,将黎阳仓城中的徐世勣,团团包围。
在听说徐世勣被围之后,李密立即率领两万步骑,在距离黎阳仓不远的清淇,修筑工事,安营扎寨。然后,李密与徐世勣之间,用烽火相互呼应,达成共识。每次,只要宇文化及攻打黎阳,李密便在其背后袭扰;如果宇文化及进攻李密,徐世勣就从背后袭击宇文化及。这样一来,宇文化及被李密、徐世勣的“游击战术”,搞得精疲力尽。
李密深挖战壕,修筑坚城,摆出了一副要和宇文化及打“持久战”的样子,就是不和宇文化及主动交战。李密的目的,就是要一步步耗掉宇文化及的元气。有一次,李密隔着淇水,与宇文化及两军对峙。只见李密指着宇文化及,开始口吐莲花,破口大骂,历数宇文化及的种种罪行,把宇文化及数落得体无完肤:
卿本匈奴皂隶破野头耳;父兄子弟,并受隋恩,富贵累世,举朝莫二。主上失德,不能死谏,反行弑逆,欲规篡夺。不追诸葛瞻之忠诚,乃为霍禹之恶逆,天地所不容,将欲何之!若速来归我,尚可得全后嗣。 (《资治通鉴》)
不要看宇文化及平日里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可他纯粹就是一个胸无点墨之人。对于李密这样一番引经据典的指责,宇文化及居然一句话都没有听懂。沉默了好一会儿,宇文化及大言不惭地说道:“与尔论相杀事,何须作书语邪!”李密听完,更加鄙视宇文化及,对身边将领这样说道:
化及庸愚如此,忽欲图为帝王,吾当折杖驱之耳!(《资治通鉴》)
李密此话的意思是,就宇文化及这种货色,也想图谋帝王大业,你们且看我如何将他生擒。确实,论文韬武略,聪明才智,宇文化及连李密的一个零头都不到,所以,他最后的覆灭是必然的。
事到如今,宇文化及只有孤注一掷,继续和李密打下去。于是,宇文化及举全军之力,进攻黎阳仓,同时又大量打制攻城器械。然而,驻守黎阳仓的徐世勣,却早有准备。徐世勣命人在城外挖了一道壕沟,阻挡住了骁果的攻势,使其无法攻到城下。同时,徐世勣又悄悄挖了一条秘密通道,然后派遣一支精锐部队,绕到骁果背后,发起突然袭击,骁果大败。宇文化及被迫焚毁了攻城器械,狼狈地率军撤离黎阳。
黎阳之战,瓦岗军战场首秀,击败了宇文化及,重新夺回黎阳。很快,洛阳方面的特使盖琮,来到李密军中,带来了皇泰主杨侗的敕书。接到皇泰主的敕书后,李密当即表示,愿意和洛阳方面化敌为友。为了表示诚意,李密特意委派元帅府记室参军李俭、上开府徐师誉等人,前往东都,觐见皇泰主。皇泰主此时正有意与李密结盟,看到李密遣使觐见,自然是欣喜万分。所以,皇泰主拜李密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
皇泰主将攻打宇文化及的一切事宜,全权交由李密。并且,他还许诺李密,只要平定了宇文化及,就让他入朝辅政:“其用兵机略,一禀魏公节度。”武德元年(618年)七月,皇泰主派遣大理卿张权、鸿胪卿崔善福,前往李密军中,宣读皇帝敕书,由李密全权指挥,攻打宇文化及的作战:
今日以前,咸共刷荡,使至以后,彼此通怀。七政之重,伫公匡弼,九伐之利,委公指挥。(《资治通鉴》)
张权等洛阳特使,来到清淇瓦岗军大营后,李密面朝北面,拜受诏书。这样一来,李密正式接受了洛阳方面的册封,与洛阳朝廷正式结盟。既然接受了洛阳的册封,李密便能名正言顺地对付宇文化及。
自从撤出黎阳后,宇文化及与骁果军,便开始濒临绝境,怎么回事呢?军中马上就要断粮了。宇文化及手上有十万大军,骁果军的吃饭,成了摆在他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很快,细心的李密,就发现了宇文化及缺粮的短板,便想利用这一弱点,瓦解宇文化及的内部,令其不战自溃。
李密派人告知宇文化及,说自己愿意和他议和,并且答应给骁果资助粮食。李密此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耗骁果的军粮。李密假意议和,并答应为骁果提供粮食,愚蠢的宇文化及,肯定会放松警惕,无所顾忌地食用剩余的军粮。反正,宇文化及认为,有李密送来的粮食,自己怕什么!
果然,宇文化及不再限制士卒食用粮食,剩余的军粮,被吃得所剩无几。这样正中李密下怀,他等的就是这个时候。一旦骁果军粮耗尽,瓦岗军便可趁着宇文化及粮尽兵殆之际,一举击败宇文化及。
本来,一切都在李密的掌握之中。然而此时,却发出了一个小小的意外,迫使李密将这个作战计划提前了。正是因为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意外,也彻底改写了瓦岗军的命运,也将彻底改写李密的命运。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意外呢?原来,瓦岗军中的一个部下,犯了军法,李密欲要对他进行处罚。这个部下非常害怕,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连夜投靠宇文化及,将李密的计策和盘托出。宇文化及得知李密的计策后,异常愤怒,觉得李密心也太黑了,自己竟然被他给耍了。
宇文化及一气之下,率领十万骁果,挥师渡过大运河的永济渠,杀奔至童山,直指李密瓦岗军主力。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李密经过反复思考,最终决定,率领瓦岗军,在童山与宇文化及决战。
其实,李密完全可以避免这场没有必要发生的战争。宇文化及归心似箭,他的目标是返回关中。只要李密让开道路,放宇文化及通过,这场战争便能化于无形。为了进攻洛阳,李密最明智的做法,应该是保存实力。可是,李密却选择了与宇文化及决战。这场战争,成为了煊赫一时的瓦岗军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如果李密不与宇文化及决战,或许,后来的历史将重新改写。与宇文化及的决战,大大损伤了瓦岗军的军事实力,为瓦岗军兵败洛阳城下,敲响了失败的丧钟。这是李密最为失策之处。
就这样,瓦岗军、骁果,两支隋末唐初强大的军事集团,在童山展开了生死决战。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战况异常惨烈,双方都是拼尽全力。作为农民起义军的瓦岗军,第一次见识到了来自隋军精锐“骁果军”的实力;这一仗,从早晨打到晚上,打了整整一天,瓦岗军甚至一度面临兵败的危险。在混战之中,李密被流矢射中,从马上摔下,昏死了过去。幸好关键时刻,瓦岗军“四骠骑”之一的猛将秦琼秦叔宝,冲入敌阵,仅凭一己之力,救出了李密。然后,秦琼重新整顿兵马,对宇文化及再次发起了进攻,与骁果展开血战。最终,瓦岗军一举击溃了十万骁果,宇文化及兵败而逃:
密为流矢所中,堕马闷绝,左右奔散,追兵且至,唯秦叔宝独捍卫之,密由是获免。叔宝复收兵与之力战,化及乃退。
童山之战,李密击败了宇文化及的十万骁果,大获全胜。战后,李密收降了不少骁果部众,兵力又得到了增扩。在打败宇文化及之后,李密即引兵向西,折返回巩洛,留下徐世勣,继续防备宇文化及。
虽然,童山一战,李密一举打败了宇文化及。但是,经历了童山一战,瓦岗军也是元气大伤,完全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所以,在童山之战后,瓦岗军已是强弩之末,全军上下开始产生了疲惫、倦怠的情绪。
再来看看宇文化及,他最后的结局又是怎么样呢?自从童山惨败后,宇文化及真的是大势已去,他想要继续西归长安,已经是不可能了。在童山之战中,他的十万骁果,基本上全军覆没了,不是被瓦岗军歼灭,就是投降了李密。无奈之下,宇文化及只能带着少量残部,漫无目的地向北败逃,走一步算一步吧!
等逃到魏县时,宇文化及的身边,仅剩两万残兵,真的是众叛亲离。因此,当时不少人纷纷叛离,宇文化及对于叛逃的将士,就一个字:杀!面对众叛亲离,兵败如山倒的颓势,宇文化及又有什么作为?宇文化及没有任何作为,干脆破罐子破摔,奉行及时行乐的原则。宇文化及终日饮酒作乐,大摆歌舞。每次,宇文化及喝醉之后,就指着弟弟宇文智及,破口大骂,认为都是他害得自己沦落到了今天这步田地:
我初不知,由汝为计,强来立我。今所向无成,士马日散,负弑君之名,天下所不容。今者灭族,岂不由汝乎!(《资治通鉴》)
对于哥哥宇文化及的数落,宇文智及也不甘示弱,他自己也觉得憋屈,反驳道:“事捷之日,初不赐尤,及其新败,乃欲归罪,何不杀我以降窦建德!”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宇文兄弟还是这样互相推诿,互相扯皮,他们的失败,似乎已成定局。
宇文化及这个时候,已经是穷途末路了。他也知道,自己死期快到了。但是,宇文化及想要在临死以前,过一把皇帝瘾,说:“人生固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人难免都要死的,哪怕当一天的皇帝,也死而无憾了。
于是,傀儡皇帝杨浩就成了无辜的牺牲品。宇文化及派人毒杀了杨浩,然后在魏县自立为帝,国号许,年号天寿,设置百官。这不过就是宇文化及死到临头前最后的疯狂。恶有恶报,宇文化及的许国,立国仅仅半年,便烟消云散了。
要说宇文化及也够倒霉的,好不容易躲开了李密,却又进入了河北窦建德的地界。宇文化及刚挨完李密的打,又来挨窦建德的打。河北霸主窦建德,最终成为了宇文化及,以及许国的终结者。
武德二年(619年)正月,唐高祖李渊派遣淮安王李神通,率军进攻魏县。宇文化及难以抵挡唐军的攻击,丢弃魏县,向东败逃聊城。唐军攻克魏县,斩获两千余人。紧接着,淮安王李神通率领唐军,进军聊城,将宇文化及包围于聊城。
唐军包围了宇文化及,对聊城展开了猛攻。此时,宇文化及困守聊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军中早已断粮。所以,宇文化及主动向唐军请降,希望可以投降唐朝,保住一命。可是,李神通却拒绝了宇文化及的请降。这时,安抚副使崔世建议李神通,应该接受宇文化及的投降,李神通却这样自负地说道:
军士暴露日久,贼食尽计穷,克在旦暮,吾当攻取以示国威,且散其玉帛以劳将士,若受其降,将何以为军赏乎! (《资治通鉴》)
李神通固执己见,拒不接受宇文化及的投降。崔世仍旧不肯放弃,继续劝说李神通。崔世认为,这里是窦建德的地盘,如果不尽早平定宇文化及,万一窦建德大军赶到,我军将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到时候必败无疑;所以,应该速战速决,接受宇文化及的投降,不能鼠目寸光,因小失大:
今建德方至,若化及未平,内外受敌,吾军必败。夫不攻而下之,为功甚易,奈何贪其玉帛而不受乎!(《资治通鉴》)
没想到,李神通听完这话,勃然大怒,将崔世囚禁在军中。于是,李神通继续指挥唐军,攻打聊城。然而,窦建德还没到,宇文化及的三弟宇文士及,从济北押运粮草,前来救济宇文化及。宇文化及的兵力,开始逐渐恢复,便重新布置守城,抵抗唐军的进攻。
宇文化及负隅顽抗,李神通也急眼了,亲自指挥督战。唐军大举进攻聊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势。唐朝贝州刺史赵君德,率先登上了聊城城楼。可是,眼看着聊城即将被唐军攻克,李神通却突然下令鸣金收兵。原来,这位淮安王李神通,担心赵君德独占头功,便终止了攻城。就这样,唐军唾手可得的聊城,未能攻下。
果然,不久之后,窦建德率领大军,赶赴聊城。李神通分析局势,为了避免腹背受敌,他当机立断,率领唐军,引兵撤出聊城。唐军虽然撤了,但是窦建德又来了。窦建德到来后,指挥军队,从四面猛攻聊城,宇文化及连战连败。最终,窦建德攻破聊城,宇文化及被窦建德生擒。
抓了宇文化及之后,窦建德下令,将宇文化及和他的两个儿子,押赴襄国,斩首示众。其弟宇文智及与同党数人,也被一律处斩,枭首悬于军门之外。伴随着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兄弟的被杀,许国灭亡,立国仅仅半年。同时,这支从江都而来的十万骁果,也最终彻底覆灭,退出了隋末唐初的军事舞台。
由于宇文化及和十万骁果的突然介入,李密和洛阳方面,不得不化敌为友,共同对付宇文化及。可是,随着宇文化及的覆灭,李密和洛阳的“蜜月期”,也走到了终点。在共同的敌人被打败后,双方便要重新兵戈相向。所以,李密与洛阳守军的最终决战,是无法回避了,双方终有一战。
然而,因为和宇文化及的童山血战,瓦岗军元气大伤,渐成强弩之末。此时,如果再强攻洛阳,根本毫无胜算。那么,作为瓦岗军最高领袖的李密,值此关键时刻,究竟该如何抉择?曾经叱咤风云,威震天下的三十万瓦岗军,又是怎样在一夜之间,兵败于洛阳城下?作为曾经呼风唤雨的反隋盟主,李密在兵败洛阳之后,又该何去何从呢?
(https://www.dulixs.com/du/64532/48157932.html)
1秒记住立读小说网:www.duli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ul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