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读小说网 > 重生官途 > 第165章 农村企业社区建设的设想

第165章 农村企业社区建设的设想


  如果让富强村的村民共同富裕,这个课题是李安过完年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首先富强村的自然环境就是摆在李安面前的最大难题。

  富强村山地多平地少,这就限制了食用菌种植基地的扩展,

  其次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矿产、煤田,也就没有可以开采的资源来增加收入。

  最后就是没有便利的交通,这也是限制村里发展最关键的因素。

  结合以上三点,想要找出一条让全村人共同致富的法子太难,在李安看来就是一道无解题。

  直到某天李安上网翻看新闻的时候,无意间看见一篇文章,是关于福特公司给员工涨工资的故事,给他很大的启发。

  1914年1月5日,亨利·福特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改革措施:将工人每天工作时间从九小时减少到八小时,日薪却从当时的2.5美元提高到5美元起。

  要知道当时美国其他的公司的日薪只有2美元,足足多出了2.5倍。

  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亨利·福特疯了,但是亨利·福特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

  如果连生产汽车的人都买不起汽车,还指望谁来买?如果没有人买得起,他造的汽车卖给谁?

  亨利·福特希望通过涨工资,打造一个富足的产业工人阶层,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中产阶级。

  有了富裕的中产阶级,这些人才有能力购买从福特流水线上生产的汽车。

  在亨利·福特推出5美元“新政”之后,福特汽车公司正式开启了全球化扩张的腾飞之路。

  1923年,美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500万辆,人均0.135辆;到2014年的数据是2.6亿辆,人均0.816辆。

  后来有人称,亨利·福特把美国变成了车轮上的国家,这句话他当之无愧。

  这一条看似和农村致富无关的新闻却给李安打开了一条思路。

  福特是把他的工人升级为了“中产阶级”,那我为什么不能把富强村的农民转变成为“产业工人”呢。

  在目前国内的经济形势下,农民种地的收益是远远低于工人的工资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农村大量的中青年背井离乡,奔赴经济发达地区打工的原因。

  自己手上掌握着“虫草花”种植技术,又有技术专家林福因在,现在又获得了农禾公司的资金投资,自己完全可以将现在的“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升级成为一家企业。

  自己可以依托这个企业将富强村的村民吸纳进来,将他们培训成为合格的工人。

  这些培训成为“工人”的村民,通过为企业工作获得丰厚的报酬从而改变家庭的困境。

  建立企业,培训村民成为合格的工人还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建设村民社区。

  在企业获得足够利润,把村民转变为企业员工,然后就要解决的是村民生活的保障问题。

  2007年的时候,农村养老保险还没有开始实施,村民老人的养老问题就变得非常严峻。

  李安设想利用企业获得的利润建设一个村民社区,这个就类似上个世纪工厂家属院的性质。

  在企业的附近购买一块土地建设一个村民社区,将富强村的村民全部迁徙到这个社区里。

  这样做有两大好处,一个就是农村老人的养老看病问题,第二个就是留守儿童的看护问题。

  这个农村社区可以在里面设置幼儿园、诊所、超市等等,解决村民生活、医疗、教育养老问题。

  李安将自己的这个设计的项目命名为“农村企业社区建设项目”。

  当然这个设想还只是李安初步构思,又经过了半个月的精雕细琢,一份长达三万多字的《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方案》就新鲜出炉了。

  李安的规划方案很细,几乎每项工作如何开展都提出了其独到的见解。

  乡政府,党委书记办公室。

  于洋坐在新换的老板桌后面,一页一页仔细地看完了李安写出来的这份规划方案。

  此时他的心情有些复杂,可以说是有些羡慕甚至嫉妒眼前的年轻人。

  对于李安的才华和能力他真的羡慕不已,前几天去找陈行生汇报工作的时候,对于李安的评价那是赞不绝口。

  现在这个年轻人又搞出一个颇具规模的建设方案,于洋不得不承认,李安这个农村企业社区真的搞成了,那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共同富裕的典型。

  “以乡村企业带动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努力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句话写得多好,如果方案全部实现,那李安的政绩可是小不了,升官指日可待,说不定凭借这个功劳直接就进县里工作了。

  这样的能力和机遇再加上县委书记的青睐,于洋说一点都不嫉妒那不是不可能的。

  但是于洋也确实佩服李安背后的强大资源。

  农禾公司这样大型企业能和李安合作,还愿意投资这种事是一个普通公务员能办得到吗?

  李安还能从这个投资的事情上看出了机遇,在农村社区这个全新的领域进行探索。

  这样大胆的思维还有细致的谋划就是李安能力的体现,这是于洋羡慕不来的能力。

  “小李啊,你这份方案里面创新的东西非常多,也很大胆,整体上还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但是具体实施的话我估计你要面对的压力和阻力都不会小。”

  于洋放下报告,揉了揉眼角,四十多页的报告一口气看完,那可是相当地费神。

  “我有个顾虑,那就是农禾公司真的愿意投资这么多钱来扩建种植基地吗?一百亩种植大棚,那可是好几百万的资金。”于洋端起茶杯喝了口后,问出了自己的顾虑。

  “于书记,这个基本上没有问题。前期在对接这个项目的时候,我和农禾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项投资肯定是要签订协议的。只要投资协议签订了,那资金肯定就没有问题了。”李安并没有对于洋说出自己和农禾公司老板顾思同的关系。

  不管是面对任何人都不要把自己的底牌暴露出来,这是社会生存的基本法则。

  “于书记,资金上的问题都好解决,我主要还是担心征地的问题,想要在镇子附近征地接近一百五十亩土地,这个事情以我们村的能力恐怕很难完成。”李安说出了自己的困难。

  “嗯,征地确实是个大问题。”于洋点点头,征用农民土地历来都是最为头疼的事情,搞得不好就会变成群体性事件。

  于洋思考了一会后说道:“你的这个方案先在党政联席会议上讨论一下,如果会上通过你这个方案了。征地的事情就可以通过乡政府去找村民协商,这样难度和阻力小一点。”.


  (https://www.dulixs.com/du/6000/101400906.html)


1秒记住立读小说网:www.duli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ul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