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读小说网 > 祖龙赤蛇 > 第78章 迁都巨阳

第78章 迁都巨阳


  为了这次迁都,春申君没有少费心力。陈地初被战火,军心、民心不稳,春申君要鼓励士气,加强陈地的防御。巨阳所在的地方也属于淮北十二县的范围,算是春申君的封地。春申君赶在春耕之前,集中了大批人力,临时修建起这两座城池,算是给楚王安了家。然后还要将楚王在陈地的积蓄运到巨阳。自顷襄王自郢败退至此,已经二十多年;楚王即位也已经十年。这二十多年来,由于陈的原因,楚国一直与魏与韩交好,惟恐他们在陈地捣乱。将国都迁往更安全的地方,是楚国上下的希望。

这一希望一直到春申君时才得以实现。春申君在咸阳陪伴了入质秦国的楚太子十年;太子即位后,春申君又用了十年时间,才让迁都的希望有了落实的可能。但这一次迁都并不是预想之中的迁都。春申君在颖水入淮处修建的寿春城,才是楚国心目中的国都。而这一次,只能算战败之后的再次逃亡,只不过相对从容一些罢了。

离开陈城的那一天,陈城外颖水之上,舟楫楼船遍布,楚军岗哨林立,陈城全城禁行。楚王的车辇从宫中驰出,左右侍卫、各色女官依次而出。到了城外,直接坐上大船,在楚国水师的护卫下,直往下游而去。

初夏时节,花团锦簇,两岸平野开阔,耕地如棋盘。楚王回望陈城,升起无限感慨。

当他风华正茂的年龄,楚国遭遇一场惨败,他被迫连夜出逃,东奔西走,以图落脚之处。为了保住陈城这个好不容易获得的落腿之处,他又被迫在秦国住了十年。在秦国,他与秦嬴结婚,生下了两个儿子。父亲病危时,他又一次被迫隐蔽出逃,回到楚国继承王位。他的妻儿至今还在秦国。

即位不久,就赶上长平之战以及随后的邯郸之战。赵公子平原君入楚请援,他无辜地被毛遂威胁了一顿。其实早就定好了,援兵是一定会派的,故意摆出一副犹豫的姿态,不过是想从赵国那里榨取更多利益而已。毛遂一威胁,春申君顺水推舟,同意了赵国的请求,成就了毛遂的英名。后来,春申君又夺取了鲁国,治理好淮上,楚国完全从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重新树立起一个强国的形象。

但这都是春申君操劳的结果,自己其实并没有做什么。而且春申君也不需要他做什么。春申君惟一希望他做的,就是多生几个儿子,好让楚国江山千秋万世!可偏偏……

自从离开秦嬴,楚王就好像对天下女子都失去了兴趣。每天晚上例行的宠幸也都浮皮潦草,每次时间都不长就结束了;每天还走马灯般轮换着女人,谁也没有能够养大肚子。

经过二十多年的冷静,楚人算是彻底认命了:自己不可能再反攻回郢都,连南阳也不可能夺回来,甚至连陈城也很难维持——这是他们同意迁都的重要原因。但楚人对秦人的恨意还是难以消除,他们还无法接纳秦王女为楚王后,更无法接纳太子是秦王的外孙、外甥或表兄。数百年通婚的传统情谊,在这一次国破家亡的惨剧后,荡然无存。另一方面,楚太子弃质逃亡,是一次严重的外交事件,几乎意味着两国外交关系破裂,走向兵戎相见。秦王没有杀掉侍奉太子的春申君黄歇一行,还放他们回国,已经十分宽容、忍耐了,自然也没有道理把被抛弃的女儿送回去,需要楚王做出特殊的和解姿态才行。十年来,尽管秦、楚双方都有人在为秦嬴归楚而努力,但却始终没有成功。

在政治方面,楚王即位后,立即加封陪伴了自己十年的黄歇为春申君,并将淮北的全部十二个县全都给他作为封地;任命他为令尹,主管政务。楚王还像在咸阳的时候一样,一切都按春申君的指导行事。楚国的地域十分广阔,从陈地往东直到海边,长江两岸的土地几乎全都是楚国疆域。越过长沙,征服了西南夷,势力延伸到云贵高原;往南则达到南岭以南的部分地区。治理如此广袤的土地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现在还要再加上新夺取的鲁国。

春申君的重心一直放在东边,希望在江淮一线为楚人找到新的立国之本,而维持陈地的现状就成了楚王的任务。这项任务虽然不像寻找新的国都,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也绝不轻松:外要管理好与魏、韩、秦之间的矛盾,内要处理好不同县公、不同家族、不同宗室之间的利益诉求。但总体来说,楚王办得不错,不愧为春申君的好学生。

现在,楚王感到自己的一肩担子都要放下了。离开陈城,迁到巨阳,远离了矛盾的漩涡,再也没有令人烦恼的诸侯之争;周围都是春申君的城池,那些公族宗室的事情直接一般也找不到自己头上了,万一有大些的事,直接找春申君就好。现在楚王的心情,就好像弃官归乡一样。

船行了两天,到达巨阳岸边。一座新城赫然眼前,周围有士卒守卫,并无一个杂人。春申君亲自到津口迎接。于新城休息一晚,楚王一行再次坐上马车,驰往百里之外的巨阳王宫。

王宫于平地起台,重楼飞檐,雄伟壮观。但由于只花了三个月时间,规模并不大。楚王及其家眷、侍卫将在这里居住。周围散在着军营、作坊、苑厩,都不在城内。平时办公的地点就在南边颖水岸边的那座城里。楚王或五日、或十日上朝,到南城主持朝政,与那里的官员们见见面;不上朝的日子,一应政务全部交给春申君办理。

巨阳距离陈地、寿春都只有三百来里,算是在两地中间,这方便春申君处理各地的事务。寿春的建设工作已经上了轨道,剩下的工作只需要日常办理即可。

楚王虽然不管事,但在文书上批“可”还是不能少的。楚王虽然不醉心于权势,但也还恪尽职守,每天的公文还是要按时批阅完成。这些公文一般都没有什么新鲜的,不过是各地上报的地方情势、刑事案件、官员任免……以及各官司临时加报的预算,早就由春申君处理完毕,拟出处理意见,楚王只要批个“可”字,第二天就下发各官司执行。每天晚餐后,望着案上堆积如山的公文,楚王也并不是简单地批个“可”字就完了,他也要认真地阅读一番,甚至要和左右议论一番,然后才批上“可”字。

处理完例行的公文,一般就到了睡觉时间。这时会有女官过来请王入寢,照例会问召哪位入侍,楚王一般只会答道:“依序而行!”按女官的爵位顺序轮流宠幸。召来的女官或一刻,或两刻侍寢结束,还回本处休息。楚王这时就会在席上静坐吐纳,通常过了半夜才入睡。

由于楚都的搬迁,各地的商人也开始渐渐在巨阳附近设立商铺。不过巨阳王宫这里实在交通不便,远离主要河流和商道,又只有楚王在这里住,楚王的消费一般不从集市购买,而是由府库供给,商业机会不多。商旅云集的地方就集中在颖水岸边的南城周围。

南城下游约二十里,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城池胡县。那里曾是胡国的故都之一,被楚国占领也有二百多年。建立这两座新城,胡县人是出人最多的县,几乎全县都被征发,连妇女、儿童也不例外。借楚都巨阳的东风,胡县那里的商业也渐渐发展起来。

迁都之后,曾经掀起波澜的楚国,也安静下来。

在得知楚都暂时搬迁到巨阳后,吕不韦就开始计划在巨阳周围找个地方设立自己的商铺。不守巨阳周围多是农业区,商业并不发达,包括胡县也没有什么发达的商业,楚国的贵族宗亲也都没有迁到这里,还住在原地;迁到这里的只有楚国各行政机关的官员,靠着俸禄过生活。吕氏经营的大项丹砂、玉石、珍玩,在这里都没有什么市场。但吕不韦又不愿意放弃这个就近观察楚国动态的基地,还是打算在这里开设了几个规模不大小店铺,经营些日常用品、酒肉、逆旅一类的。

为了开新店,要筹集资金,准备人员,置办货物,调查需要,都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而且十分牵扯精力,吕不韦遂积极运动邯郸城内的巨商们,让他们共同出人出力,协作办理。

在楚都开设商铺,这是经商者不能放过的机会,大家对这一提议几乎都没有什么异议,惟一不定的就是股份。几经周折,邯郸城内一些富商们终于在出资比例上达成一致,决定由王商郭氏牵头,领着各家的代表,共同前往巨阳一带考察,以期对巨阳的经营策略和投资方向,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达成一致。

如此一来,吕不韦的计划就包裹上了邯郸的外衣。在外人看来,这支商队代表的是赵国,而不是秦国。以后如果分配给吕不韦什么行业投资,那也将是赵国的产业。


  (https://www.dulixs.com/du/57888/48900237.html)


1秒记住立读小说网:www.duli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ul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