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读小说网 > 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 > 第 247章 诛十族

第 247章 诛十族


李世民想朱元璋有不招人待见,才会有如此众多残暴的野史,他好歹只有强纳弟媳一条。

朱元璋已经习惯,他杀人如麻的人设。

赵翼慌了,难道过往看的书全错了?

糊糊:“明朝初立时最多的是淮西武夫,朱元璋出于国家建设缘故,征召各种元朝遗民。

杨维桢就是其中之一。

传闻在洪武三年第二次被征召之际,他已七十四岁高龄。

面对地方官员的催促,写下了《老妇客谣》一诗以婉言回绝。

诗中自比为行将就木的老妇人,无法再嫁,并坚定地告诉朱元璋,若强迫他仕于两朝,他宁愿选择跳海自尽,以保全自己的名节。

朱元璋见他年事已高,深知以死相逼无法奏效,且杨维桢名声显赫,若真的逼死他,恐怕会损害自己的圣德,只能作罢。

众所周知,《明史》是清朝修的。

明初人读杨维桢《正统辩》,明确写‘张士诚累招之,不赴’。

所以征召杨维桢的,是张士诚,不是朱元璋。

张冠朱戴也不是第一次了。”

朱元璋不屑道:“跳海全名节,从崖山来的灵感吧!”

糊糊:“这只是明初的一侧剪影,江南文人不服气泥腿子朱元璋,遗民大儒也不给他面子。

招来的文士,朱元璋也不好好对待。

吴中四杰、明初三大家、吴中三高士基本被他‘祸害’了个遍。

这其中有真有假,全因文字取祸不尽其实。

不过嘛,人固有一死,管你怎么死。

野史,不顾人‘死活’的时候多了去。”

朱棣冷哼一声,“徐一夔死了都能从坟地里爬起来,给人写墓志铭。”

糊糊:“朱元璋和明初文人关系紧张是不争的事实,从南北榜案就能看出来。

但表笺之祸大概率是子虚乌有。

朱元璋辞世之后,《大明御制皇陵碑》中,他并未对出家与起义的往事避而不谈,而是坦然面对了这段在封建时代看来或许略显尴尬的过往。

朱元璋的御笔诗中,有三首涉及僧侣谈禅,对此也并未有所忌讳。

据野史传闻,礼臣曾建议朱元璋制定表笺格式,意在避免文字狱的发生,防止人们因文字而触犯忌讳。

然而真相是朱元璋确实推行了表笺格式,但此举并非为了文字狱,而是为了遏制文辞华丽却内容空洞的文风。

朱元璋所设立的文体规范明确指出,若皇帝名字为两字,使用其中任一字皆无需避讳,同音字亦无需规避。

光、秃、僧、则……一个没有。”

迷雾麋鹿迷了路:比唐朝的鲤鱼强多了。

天涯赤子心:宋朝文贞还改成文正了呢。

糊糊:“建文帝和文人关系良好,他倚重的大多是文臣。

最为知名的是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也是最被朱棣恨得牙痒痒的人。

朱允炆削藩翻了车,朱棣来到他忠诚的南京,免不了要清算。

齐泰、黄子澄遇害后,朱棣命方孝孺撰写登基诏书,方孝孺坚贞不屈,对朱棣痛斥连连。

朱棣怒而威胁要诛其九族,方孝孺却大义凛然:诛十族又何惧?

朱棣下令将方孝孺打入死牢,在南京聚宝门外处以凌迟之刑。

方孝孺虽逝,朱棣仍怒意难消,下令诛其十族。

自来只有九族,哪来的第十族?

方孝孺的门生就是第十族。

一共处死了873人。”

朱元璋和朱标直看着往后躲的小朱棣,你小子有这样的气性?

小朱棣:“他自己要求的。”我满足他的愿望。

糊糊:“虽然诛九族常被挂在嘴边,实际历史上没被执行过没几次。

同时期的文献书籍没有一处记载这桩耸人听闻的事件。

它第一次出现时,距离靖难已经百年,同时期各种类似说法井喷,不知谁给谁的灵感。

流传到清朝,被当做文献资料引入《明史》,就成了朱棣诛方孝孺十族的实锤证据。”

小朱棣气愤不已,“我要杀了他!”

他是谁?方孝孺还是那些胡编野史的文人。

永乐皇帝朱棣,若真有人对他的龙椅不满,他也可以把人找出来,诛杀十族。

糊糊:“方孝孺被朱棣所杀,是不争的事实。

各史书对方孝孺死期的记载也没有争议,建文四年丁丑日。

这是故事中最显眼的BUG。

现代人可能对天干地支不熟悉,说明白点,朱棣登基的日子是己巳日。

往后数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整整七日才是丁丑。

永乐皇帝登基7天了,才让《奸佞榜》上排名第一的大奸臣给他补个登基诏书,可能吗!

登基是正式手续,朱棣在己巳日已经登基,对天下公布了登基诏书,难道他脑子坏掉,7天后再补一份?

先上车后补票,能用在这儿?”

静夜思:朱老四已经去明孝陵问过朱元璋,就是皇帝老爹在洪武三十五年亲自将皇位传给四儿的,诏书不重要。

仰望星空:很符合朱元璋工作狂的调性,死后继续处理朝政四年。

朱棣浑身上下嘴最硬,“就是这样!”难道能把老爹从孝陵叫出来对质吗!

糊糊:“最直接的证据便是,方孝孺的众多后代仍活跃于世。

《松江府志》记载,方孝孺的挚友、原刑部尚书魏泽并未遭杀身之祸,反而将方孝孺的九岁儿子方德宗收留在身边。

说好的十族尽诛,朋友尚存,儿子亦在?

《鄞县志》亦述,方孝孺长子中愈的后人方九成,自明万历年间起,由慈溪迁居至鄞县,定居于白岳乡方家。在慈溪时,他曾姓朱,迁居鄞县后复姓方,成为方家的始祖。

长子在古代的地位不言而喻,他的后代至今仍延续着家族的血脉。

方孝孺还有一位嫡亲叔叔,名为方克家,其子方孝复在洪武二十五年被流放到庆远充军,但因军籍而幸免于难。

方孝复的儿子方琬,后来也得以释放为民。

儿子、堂弟,都是父系的至亲,族诛怎么跑得掉?

他们还活着,却说方孝孺被诛十族,是何居心?”

骄傲的猪猪:抬高方孝孺,攻击朱棣而已。

糊糊:“综上,明朝文字狱颇多,但真假参半,其中混合不少创作者的个人情绪。”


  (https://www.dulixs.com/du/53476/123209.html)


1秒记住立读小说网:www.duli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ul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