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读小说网 > 盛唐华章 > 第429章 京军未解之谜

第429章 京军未解之谜


“杀啊!”

背后突然响起震耳欲聋的杀声,把正在攻城的京军,以及苏庆节等人吓了一大跳。

纷纷扭头看去,这才发现本方的大营起了冲天大火。

京军大营只有两千守军,与陇右军接战之后一触即溃,各自四散逃命。

张守瑜、高秀岩率部四处放火,把京军的帐篷、草料、被褥等纷纷点燃,一时间黑烟弥漫,火光冲天。

恰巧今日北风凛冽,寒风怒号。

强劲的冷空气穿过峡谷,助长着火势,直烧的京军大营“噼里啪啦”作响,犹如一团火海。

“哎呀……悔不听贤侄所言,没想到萧关里面果然来了援兵!”

苏庆节追悔莫及,只能下令鸣金收兵。

一边派遣张盖世、刘砥柱率兵救火,抢救马匹与粮食,另一边命令李楷洛与任师利率领三万人马围攻从萧关出来偷袭的叛军,企图逆转局势。

“杀啊!”

萧关城外瞬间杀声四起,三万京军很快与两万陇右军厮杀在一起。

一时间血肉横飞,人头乱滚。

装备精良的京军遭遇到战力强悍的陇右军,虽然人数占优,但丝毫没有占到便宜。

这让苏庆节诧异不已,急忙派人去调查这支援军的来历。

当得知这支援兵是来自鄯州的陇右军之后,不由得惊掉了下巴。

“什么……陇右军参战?难道王忠嗣投靠李瑛了?这下可是大事不妙了!”

仆固怀恩在城墙上看到陇右军得手,当即留下两千人守城,亲自与雷万春率领其他将士杀出城池,反攻京军。

驻守两侧山坡的颜季明与袁履谦接到反攻的命令,也各自冲下山坡,从斜刺里朝京军发起冲锋。

突然从四面八方的涌出敌人,使得缺少作战经验的京军开始出现恐慌情绪,将不擅逆风仗的特点完全暴露出来,被杀的节节败退。

火势太大,只有李光弼的副将抢救出来两千多石粮食与草料,剩下的辎重与粮草全都被冲天火光吞噬。

苏庆节约束不住败兵,只能下令向原州方向退兵,命李光弼、张盖世轮流断后,且战且走。

仆固怀恩率部追袭,穷追不舍,一直沿着关陇道掩杀了七八十里,直杀的京军尸横遍野,降者无数。

追到天黑,仆固怀恩唯恐中了埋伏,这才下令退兵。

萧关城下,火把晃动,守军把缴获的云梯、井阑、投石车等器械陆续运进了城内,这些器械将来都是攻打长安的利器,必须妥善保管。

京军一口气撤退到原州,这才止住了败势,苏庆节命人进入城内向刺史索要粮草以及营帐等物资,就地扎营。

天亮后,苏庆节心急火燎的派出幕僚统计损失。

不算攻城阵亡的一万五千人,昨夜一战竟然折损了三万人,不知死亡多少、被俘多少,也不知道杀了多少叛军?

出征的时候十万大军,鏖战不过数日,就损失了四万多人,这让苏庆节羞愧难当,只能修书向长安朝廷请罪。

灵州军方面经过连夜统计,昨夜的战果一目了然。

俘虏八千,杀敌一万三,本方阵亡四千出头,堪称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至于双方统计的差额,自然是做了逃兵,不知道在混战中逃往了何处!

仆固怀恩是铁勒人,与俘虏之间有隔阂,便让口才了得的颜季明去给俘虏做工作。

让他们知道李琦的登基是矫诏篡位,灵州的皇帝才是正统,只要他们能够认识到错误,幡然醒悟,跟随大军反攻长安,就能将功赎罪。

本来都是大唐的将士,这些京军到现在也没搞清楚谁是正统谁是叛贼,内心根本没有宁死不屈的意志,当即纷纷表示投降。

仆固怀恩一边带着众将把俘虏收编到各营,一边派袁履谦带着三千人打扫战场,掩埋尸体。

同时,命颜季明修书一封,向灵州朝廷报捷。

就在萧关守军士气昂扬,各司其职的时候,田神功率领的两万援军自灵州星夜兼程赶到。

听闻守军在仆固怀恩的率领下取得了一场大捷,俱都遗憾未能参战。

短短数日之内,萧关城内的兵力超过了六万多人,营房已经无法容纳,仆固怀恩便命田神功率新来的两万援兵在后关门外安营扎寨,静候灵州朝廷的作战指示。

萧关距离灵州不过六百里,李瑛很快就收到了萧关大捷的奏报。

“哈哈……朕早就说过,京军不堪一击!”

李瑛兴高采烈的把捷报看完,扫了一眼身边的几位臣子,问道:

“仆固怀恩在书信中说京军的战斗力并非不堪一击,若不是陇右军突袭京军大营,纵火烧毁了其辎重粮草,很可能会出现胶着态势,诸位对此如何看法?”

李白哂笑道:“夸大其词而已,这是一些武将邀功请赏的惯例。只有把敌人吹嘘的如何如何厉害,才能显出他们的本事!”

李泌对此持谨慎态度:“臣以为李祭酒的观点有失偏颇,虽然京军缺少战斗经验,但装备精良,兵力占优,人数五倍于我军。

再加上苏庆节、李楷洛等人都是将门之后,久经沙场,这仗肯定不好打。”

李瑛不曾亲眼所见,便没有轻易做出评判。

以他对仆固怀恩的了解,这个人行事果断,说话稳重,很有大将之风,就算虚报战功,应该也不会使用夸大其词的套路。

但京军在随后的安史之乱中表现一团糟糕,二十多万人被安禄山的叛军吊着打,势如破竹的拿下了洛阳。

现在是公元738年,距离原先历史中的安史之乱还有十七年的时间。

到底是在这十七年的时间里,京军的战斗力又急剧衰落,还是安禄山的叛军战斗力过于强悍?

在安史之乱中,李隆基先后启用已经威名赫赫的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三员大将,从人选上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长安朝廷手握三十多万兵马,又有潼关与黄河作为天险,按理来说,完全可以阻击叛军的步伐。

但这三人的表现都只能说是惨不忍睹,封常清与高仙芝屡战不利,致使叛军顺利渡过黄河,一举攻陷洛阳。

封、常二人无奈,只能退守潼关,拱卫长安。

昏庸的李隆基在这时候出手了,一道诏书送到潼关,赐死了封常清与高仙芝两个主将。

平心而论,高仙芝和封常清作为元帅,镇守的国都沦陷,不管怎么解释都苍白无力。

说什么精锐都在戌边,麾下多为新军,但镇守睢阳的刺史张巡仅凭几千人都能够死守城池将近一年。

封、常二人作为朝廷大帅,手握十几万兵马,竟然连城高墙厚的洛阳几天都没有守住,放在任何朝代也是死罪。

这种结果,只能说高仙芝与封常清对战斗的残酷性认识不足,小看了安史叛军的战斗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可以说李隆基晚年昏庸,但却不能因为杀高仙芝与封常清就断定李隆基昏庸,他的昏庸体现在其他方面。

逼迫哥舒翰出战潼关,导致二十万京军全军覆没,这才是李隆基的昏庸之举。

当然,在这一战中,年迈的哥舒翰表现的也很无能。

李隆基确实逼你出战了,但却没让你送死!

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应该懂得进退有据,前后呼应,而不是无头苍蝇一样送死。

哥舒翰带着二十万人马,一头扎进叛军的埋伏,被一把大火烧的全军覆没,只剩下八千人逃回潼关。

不管什么原因,打出这样的战绩,都是耻辱性的!

甚至可以说,在安史之乱中,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大唐的老年武将集体降智,犹如被叛军下了降头一样。

最终在哥舒翰全军覆没之后,长安城失去了防守兵力,被安史叛军兵不血刃的拿下,将大唐的国都葬送进了战火之中。

“命仆固怀恩在萧关整军备战,待朕集结各路人马之后,一起进军,剑指长安!”

李瑛只能暂时压下对京军战斗力的好奇之心,命令仆固怀恩等人暂时在萧关屯兵,等后勤供应筹备完毕之后,再进攻长安。


  (https://www.dulixs.com/du/52776/123027.html)


1秒记住立读小说网:www.duli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ul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