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读小说网 > 光丫爱学法 > 第150章 合一之道《老子丹道21诀》

第150章 合一之道《老子丹道21诀》


原名:《太上洞玄灵宝观妙经》

  摘自:《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

  【元吾氏注】

  《太上洞玄灵宝观妙经》与《太上老君内观经》和《太上老君说了心经》同样,记录了老子所传的早期丹道,其五时七候被作为早期丹道标准。后代丹经基本源于此。

  丹者,单也,一也。本源之一。丹道者,合一之道也。

  【正文】

  夫欲观妙成真,先去邪僻之行,外事都绝。

  然后澄静其心。(静心。静:则杂质自澄)

  所思次束次灭。(杂念来一个澄灭一个)

  习之既久,其心渐闲。(时间长了,心念逐渐静闲)

  唯灭动心,不灭静心;但凝空心,不凝有心。

  静心之上,豁然无覆;静心之下,寂然无载。

  有事无事,常若无心;处静处谊,其志唯一。

  若束心太急,又却成疾,发乎狂痴,是其候也。(勿拔苗助长:心不可急躁强求,反成狂痴—-后代丹经喻为“走火、武火过强”等)

  心若不动,又须放任,恒自调适,勿令结滞。(勿动静失衡:心不可完全不动,反成结滞—-后代丹经喻为“气滞、文火过弱  ”等)

  处谊无恶,涉事无恼者,此是真静也。

  不以涉事无恼,故求多鉴乎。

  静久神凝,天光自发。(神:灵。天光:天界之光、灵界之光。—-静久自然神凝,神凝后,开始自发见到灵界。)

  勿举急求,致以乖自然。(缓急顺其自然)

  于静境中见无所取。(无杂念:意识不参与灵界的境相。—-纯旁观、纯客观)

  若有所取,则伪乱真。(有杂念:意识参与灵界的境相,则创造幻相、扰乱真相。—-后代丹经喻为“见魔、入幻”等)

  久而行之,自然得道。(时间长了,自然得见终极真相—-本源之道)

  夫得道者,心有五时,身有七候。(得道者之路:心态的五个阶段+身体的七个阶段)

  一时,心动多静少;(杂念多、主观多、客观少—-后代丹经喻为“阴神”状态)

  二时,心动静相半;

  三时,心静多动少;(杂念少)

  四时,心无事则静,有事还动;(动静顺其自然)

  五时,心常与道冥,触亦不动。(无杂念、纯旁观、纯客观—-后代丹经喻为“阳神”状态)

  七候:

  一者,心得真定,不杂嚣尘;(心定)二者,宿疾蠲消,身心清爽;(祛病)

  三者,填补亏损,复命还年;(健康)

  四者,延龄度世,名曰仙人;(延年)

  五者,练形为炁,名曰真人;(形:肉体。炁:祖炁/以太、以太体/真炁体。炁者,意之体也。太上云:“恍恍惚惚,其中有物”)

  六者,练炁成神,名曰神人;(神:灵、灵体。《云笈七签》卷八:“神者,灵也。”《正统道藏:洞玄灵宝定观经注》:“灵者,神也,在天曰灵。”)

  七者,练神合道,名曰至人。(道=万物本源)

  其于鉴力,随候益明。(通过七候来鉴明实效的七个阶段)

  夫久学静心,都无一候,但令秽质殂谢方空,欲成真道,未之闻也。(静心学了很久,还没有七候、没有空除杂念,还妄想成道,没听说过。)


  (https://www.dulixs.com/du/45764/123306.html)


1秒记住立读小说网:www.duli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ul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