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新的开端
推荐阅读:一见钟情,青梅哪有总裁香 僵约:末日危机后,最强僵尸诞生 久病成庸医 一觉醒来多了个老公 无双圣医:第一美人对我投怀送抱 哥布林杀手,战斗从洞窟开始 失忆新娘:冰山总裁的秘密妻子 我在大周当道士 娇娇美男好细腰 末世之地球重叠
朱元璋开始考虑皇子们出宫建府独居的事宜了,朱元璋命中书省议定亲王宫殿的规制。洪武元年(1371)正月初四日,工部尚书张允等上其规制:王城高二丈九尺五寸,下宽六丈,上宽二丈,女墙高五尺五寸,城河宽五丈,深三丈。正殿基高六尺九寸五分,月台高五尺九寸五分,正门台高四尺九寸五分,廊房地高二尺五寸。王宫门地高三尺二寸五分,后宫地高三尺二寸五分。正门、前后殿、四门、城楼饰以青绿点金,廊房饰以青黑,四城正门以红漆、金涂铜钉。宫殿窠拱攒顶中画螭蟠,饰以金边,画八吉祥花;前后殿座用红漆金螭蟠,帐用红销金螭蟠,座后壁则画螭蟠彩云。立社稷山川坛于王城内之西南,宗庙于王城内之东南,其彩画螭蟠改为龙。朱元璋批准,遂为定制。洪武七年正月初九日,定亲王国中所居前殿称承运殿,中殿称圆殿,后殿称存心殿。城的四门南称端礼门,北称广智门,东称体仁门,西称遵义门。目的在于使诸王睹名思义,藩屏王室。
太子朱标上奏,因为各皇子已经逐渐长大,久居宫中难免不便,而今太子府已经启用,秦、晋、燕等王府已经全面修建完毕,可以入住。朱元璋下旨着工部向宗人府移交府邸,即日逐步安排三王入住。但特许燕王按礼制数自行选拔护卫以及仆人、侍女等。
洪武八年,朱元璋告谕御史台官说:“致治在于善俗,善俗本于教化。教化行,虽闾阎可使为君子;教化废,虽中材或坠于小人。因北方丧乱之余,忙于生计,知学的人很少,欲求博闻之士,十分困难。太学诸生,年老德优的,你们宜于选取,令其分教北方,以促使人人知道追求学问,多出人才。
朱棣听闻了这个消息后,内心深处的野心与雄图瞬间被点燃。他深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个能够巩固自己权位、扩大势力范围的良机。
他立刻让德海随自己去见来福,面授机宜。在福记小吃店,他眼中闪烁着凌厉的光芒,语气坚定地说道:“来福,你需立刻将已经吸纳进我们组织的那批读书人推荐给顺天府。由他们负责上报给御史台,让这些人才前往北方,提前在那里发展我们的组织,宣传我们的思想,培养忠于我们的人员。”
朱棣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野心与坚定,他接着说:“你要确保他们在北方扎下根基,为我以后的就藩做好充分的准备。记住,这是我们的大计,也是你立下的大功。务必小心行事,不得有任何差池。”
来福听闻此言,心中一凛,但同时也感到一股莫名的激动。他明白,自己正站在历史的节点上,开始参与着一场可能改变整个国家命运的伟大计划。他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并立即着手执行朱棣的指示。
就这样,一个充满野心、谋略与胆识的计划悄然展开。朱棣与来福的联手,将为北方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而那些被选中的读书人,也将在新的舞台上展现他们的才华与抱负,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
来福接到指令后,立即以一个恰当的借口找到顺天府的儒学教授与师爷,邀请他们到自己家喝酒,这两人早已经和来福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二者的家人到来福店里买东西都是打折的,时不时还给她们抹个零头,最早的关系源头是捕头,牵线者则是德海,名义是感谢当初捕头带自己找到来福这个亲戚。来福也按照朱棣的要求在周边拓展影响力,培植人脉关系,来福时不时也麻烦他们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然后送上价值中等的礼品,不显眼,不贵重,但也不便宜,也不掉档次。这些开店的房屋购买,一些街头纠纷处理,包括什么捐资助学等。
来福看出了两人心中的忧虑,他端起酒杯,轻轻一笑,说:“听说朝廷正在征召读书人前往北方,去教化百姓?”
儒学教授叹了口气,道:“是啊,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江南地方富裕,生活条件优越,有多少读书人愿意离开这里,前往条件艰苦的北方呢?”
师爷也点了点头,道:“我们接到了府尹的命令,四处寻找读书人,鼓励他们为北方的教化出一份力。可是效果甚微,几乎没有人愿意去。即便有些条件较差的读书人有此心愿,但过去了要自己安家,而且没有品级的官职,这实在是个难题。”
来福说:“两位大人,小民有个不请之请,还望两位大人答应,小的老家有几个读书人,说句实话,读书真的有点读不进去了,不想再熬了,你们也知道,读好圣贤书卖与帝王家,他们对于中举这个事情已经不抱太大希望,但是毕竟辛苦了很多年,还是想搏一个官位,小官也可以。他们想借此机会去北方,当个县教喻或训导即可。他们家里都是做点小生意或者有点地。希望北方去慢慢发展,为子孙后代谋个前程。
师爷和教授一听是眼睛都发光了,师爷问,有几人?来福说,不多不多,十个人。听此话的两人是高兴的直拍大腿说,叫他们把名帖给送来,即日就送朝廷,教授说,这不叫我们帮你的忙,是你帮我们的大忙了。
于是,一场关于北方教化的新篇章悄然展开。在来福的谋划和推动下,之前受过组织帮助和恩情的读书人纷纷响应号召,前往北方,为那里的百姓带去知识和文化的种子。而北方的社会也因此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他们来到北方后,来福已经帮他们在北方,尤其是北平等地购置了房产,历经战乱的北方的宅院价格和金陵相比就是白菜价,来福只用自己这边的一个大铺面的价格买了几个小院足以让过去的人有了落脚点。他们在北方地区,依靠朝廷的安排和资源,兴建学堂,按照朱棣的教材去培养人员,同时也承担着情报联络员的任务,一边工作,一边物色人才,一边调查了解北方的社会经济情况。他们就此潜伏下来,等待朱棣的唤醒。
朱棣的新的店铺再次开业了,这个店铺的名字就是福记钱庄,而福记钱庄就紧挨着燕王府,这是当初修建的时候,朱棣就开始谋划这里了。燕王府修好了后,朱棣也是第一时间选择了这里作为自己出宫后的居所。现在大宗正寺正在采购家具苗木,购买奴仆充实王府。只要这些工作完成, 就要搬出去住了,不能继续留在皇宫。
朱棣对于大宗正寺给自己选奴仆的事情就非常抵触,他直接对马皇后说,奴仆的事情自己解决,大宗正寺到时付钱就是。马皇后知道朱棣的内心想法是什么,当即下令给大宗正寺燕王府人员安排由朱棣自己决定。
洪武八年(1375)三月初一日,朱元璋诏令印造大明宝钞。宝钞,以桑穰为原料。规制:高一尺,宽六寸,许以青色为质。外为龙文花栏。横题额:大明通行宝钞。内上两旁为篆文八字:大明宝钞,天下通行。中图钱贯状,十串则为一贯。其下则书:中书省奏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百五十两,仍给犯人财产。若五百文则画钱文为五串,其余类推。同时规定,每钞一贯准铜钱一千、银一两。宝钞分六等:一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宝钞颁行后,禁止民间以金银货物交易,违者治罪,有告发者即以其物赏给;若有以金银易钞,听其自便。凡商税、课程,钱、钞兼收(钱十分之三,钞十分之七),一百文以下的只用铜钱。同时置行用库。在京设大使一人(正八品)、副使二人(从八品),典吏一人、都监二人,隶于户部;在外府州设大使、副使各一人,皆省注。
针对宝钞的印造发行,朱棣极为迅速的调整情况,从一开始就做好了应对措施,这也是钱庄选择此刻开业的时机,朱棣一开始就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来抵消其带来的困难:
利用钱庄的汇兑业务:钱庄作为当时的金融机构,具备汇兑功能。可以利用钱庄的汇兑网络,为商人提供便捷的异地汇款服务,满足商业交流和贸易往来的需求。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宝钞禁止使用金银带来的不便。
促进货币流通:钱庄可以发挥其在金融市场中的影响力,促进宝钞与其他货币的流通。通过钱庄的运作,增加宝钞的接受度,降低人们对金银的依赖,从而缓解禁止使用金银带来的问题。
提供金融服务:钱庄可以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如贷款、存款等,以满足人们的金融需求。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和资金,增强钱庄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人们对宝钞的信任和接受度。
加强与政府的合作:钱庄可以加强与政府的合作,争取获得更多的支持和优惠政策。通过与政府的合作,钱庄可以更好地应对宝钞禁止使用金银带来的挑战,同时也有利于拓展业务范围和提升市场地位。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钱庄可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可以推出以宝钞为计价的金融产品,提供投资和理财服务,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客户。
而且加强与顺天府的合作,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垄断,放贷用宝钞,但是必须用金银做抵押,而且可以给金银计算利息。同时用得到宝钞购买固定资产,房屋田地等。
在洪武八年七月初,朱棣的燕王府已经准备妥当,可以入住。虽然朱棣暂时没有雇佣太多仆人,但他精心挑选了一些忠诚可靠的仆人,包括厨师、男仆、侍女和护卫。这些仆人都是在来福的推荐下招募的,他们具备出色的能力和忠心,能够为朱棣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朱棣对仆人的数量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未就藩前,除了有组织的刺客和蓝玉这种人外,其他人不太可能对他构成威胁。因此,他只需要一定数量的护卫来保护他的安全。他对马秀英的担忧不以为意,认为过多的护卫并不能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在出宫时,朱棣只带上了他信任的原班人马,包括春梅、秋菊、德海、刘五等人。这些人一直跟随他,忠诚可靠,是他的得力助手。同时,春梅和秋菊也继续为朱棣服务,她们在出宫后依然保持着与朱棣的联系。
此外,朱棣对调来的宫女并不感兴趣,他认为宫女并不适合出宫自谋出路。虽然宫女不愿意出宫,但朱棣的态度坚决,他并没有留下宫女,而是让她继续留在宫中。
总的来说,朱棣在准备燕王府的过程中展现出了他的深思熟虑和独特见解。他对仆人的选择和对安全的看法都体现了他谨慎和务实的性格特点。同时,他对春梅、秋菊等人的信任也表明了他用人不疑、任人唯贤的领导风格。这些特点都为他在未来的政治生涯中成功应对各种挑战奠定了基础。
在出宫前,朱棣去向马皇后告别,表达了对马皇后的感激和敬意。马皇后是他在宫中的庇护者和支持者,对他的成长和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告别时,朱棣可能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计划,同时向马皇后保证他会时刻谨记马皇后的教诲和关怀。
离开皇宫后,朱棣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才能再次进入皇宫。除了皇帝传召、特殊日子、皇帝皇后生辰和重要节日等场合,他需要事先禀报并得到同意才能进入皇城。而且,他不能像以前那样随处走动,只能按照报备的路线行走。这意味着他不能随意进入皇宫的各个区域,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活动。
对于朱棣来说,这意味着他将不再是皇宫的主人,而是客人。虽然他仍然是太子的亲密盟友,但太子的地位和权力逐渐上升,他需要尊重太子的权威和地位。如果太子不同意他进入皇宫,除非得到朱元璋的驳回,否则他不能随意进入皇宫。
此外,马秀英也可以出宫,但需要得到皇帝的批准。这表明马秀英的地位和行动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她不能随意离开皇宫,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和程序。
总的来说,朱棣离开皇宫后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和程序才能再次进入皇宫。他的行动和自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需要尊重太子的权威和地位。同时,马秀英的行动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些规定和限制都是为了维护皇宫的秩序和稳定性。
马秀英看着朱棣,眼中充满了关爱和不舍。她知道这个孩子几乎是在她的呵护下长大的,如今他要离开皇宫,独立面对外面的世界,她难免感到心疼和担忧。
在询问王府的情况时,马秀英的语气充满了关心和细心。她想知道朱棣的生活是否安排妥当,王府的服务人员是否配备齐全,床铺被褥等是否舒适。这些细节都反映出她对朱棣的关爱和照顾。
朱棣一一回答了马秀英的问题,并表示王府已经准备妥当,可以入住。他感谢马秀英的关心和帮助,并表示自己已经做好了独立生活的准备。
马秀英感慨地说,不要责怪父皇的决定,他也是出于无奈。留在宫中可能会给朱棣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纷扰,而放他出宫则可以避免这些。她和朱元璋都理解朱棣想要独立生活的愿望,远离宫廷的纷争和阴谋。
朱棣微笑着安慰马秀英,表示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十五岁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年龄,他渴望独立生活,并表示自己会随时来向马秀英和朱元璋请安,不会远离他们。
这段对话充满了亲情和温暖,展现了朱棣和马秀英之间的深厚感情。虽然朱棣要离开皇宫,但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爱不会因此而断绝。
(https://www.dulixs.com/du/42384/123431.html)
1秒记住立读小说网:www.duli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ul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