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读小说网 > 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 > 第24章 帝国一统,智囊刘伯温

第24章 帝国一统,智囊刘伯温


实际上,朱老心里更倾向于刘伯温。

  他深知,刘伯温的才识实超李善长,只是李善长在人际交往和政略上更胜一筹。

  既然李善长能提出这样的策略,那么才智更甚的刘伯温呢?

  必然也有对策!

  或许,他的计划会更为出色。

  如果刘伯温能提出更优的方案,朱老就能借此良机,封他为侯。

  其实,以刘伯温的功绩,大明立国后,封侯是理所应当的。

  况且,当初论功行赏时,马皇后就建议封刘伯温为侯,但朱老在这一点上有些心胸狭窄,只给了他诚意伯的称号。

  何故?

  因为刘伯温骨子里那份文人的清高,特别是他那卓越的才华,让他内心骄傲,对出身草根的朱老帝多少有些轻视。

  因此,朱老在册封爵位时,有意压制了刘伯温。

  倘若刘伯温肯向他低头,现在绝非仅是诚意伯。

  或许已是侯爵。

  甚至公爵亦非不可能。

  当年一同打天下的众人中,他的爵位最低。

  对此,朱老心中略感内疚。

  毕竟,刘伯温在征战中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没有他的辅佐,朱老夺取大明江山绝不会如此顺利。

  能否封侯,就看这次刘伯温的表现了。

  "陛下!"

  "微臣确有一策,大明皇族繁衍至第九代,人口众多,即便倾尽国库,也无法供养所有宗室成员。"

  "既然如此,为何不精简一部分宗室成员呢?"

  "我大明的宗室爵位仅分八级,按陛下原有规定,降至第八级奉国中尉后便不再降低,陛下可稍作调整,若第八级爵位的后代未对大明有所贡献,无功绩,可保留宗室身份,但无爵位,无俸禄。"

  "欲有爵位,享俸禄,必须立功方能获得。"

  "如此一来,大明宗室数量将维持在可控范围,不至于膨胀至数十万的惊人数字。"

  "陛下您的恩泽庇护至第七、第八代,已显仁慈,大明宗室定会感激陛下。"

  "正如古语所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便是此理。"

  "这!"

  刘伯温此言一出,朱老神色一怔,果然是刘伯温啊!

  他的提议与朱肃的中策有许多相似之处。

  然而!

  朱肃提出的策略,详尽且无懈可击,连老朱都无法挑剔,刘伯温的计划相比之下显得过于保守。谁能预测到第八代时,明朝皇族的规模会膨胀到何种地步?

  他们之前在御书房中估算的数量,终究只是猜测。

  朱肃这个叛逆之子,却做了个假设。

  假如有几位皇子懒散度日,只知生育,像周文王姬昌那样一胎接一胎,生出上百个孩子。

  那该如何应对?

  到了第八代,可能就会冒出十多万个皇族成员。

  如此一来,国库也会被拖垮。

  若非朱肃的三个建议,老朱或许会接受刘伯温的计划。

  又或许!

  他会将刘伯温和李善长的计划融合一体。

  那样或许能与朱肃的中策相媲美。

  想到这里,老朱心中不禁有些失落,刘伯温和李善长真是让人失望啊!两个最聪颖的脑袋加在一起,竟不及家中这个叛逆儿。不过失落之余,心中也有一丝自豪。

  这是我老朱家的麒麟之子。

  “嗯?”

  朱肃在那边听完刘伯温的提议,眼睛不由瞪大,接着说:“果然是青田先生刘伯温,竟有这般见解。”

  “如果能进一步完善,那就太好了。”

  “五弟!”

  朱棣听后忍不住插话:“难道刘伯温的方案可行?”

  “嗯。”

  朱肃点头,接着说:“至少比李善长的好,刘伯温的方案多少能解决问题,不会引发新的麻烦。”

  “而李善长的方案,刚才已告诉你,风险极高。”

  “哼!哼!”

  朱棣轻哼一声:“这李善长一看就不是正派人,五弟,你说呢?”

  朱肃随即笑道:“四哥,我同意你的看法,他看起来就不像个好人,以后你最好少理这家伙,别让他坑了你。”

  朱肃清楚记得,李善长的结局相当悲惨。

  除了那个成为驸马的儿子,全家都被送上断头台。

  不过!

  这是他自己咎由自取。

  退休后在家安享晚年,不是挺好的吗?

  只要不惹事,不自己找死,老朱或许还能容忍他,徐达和汤和就是最好的例子,最终得以善终。

  而李善长,人虽离开了朝廷,却仍在那里安插耳目,时刻关注朝廷动态。

  你到底想干什么?

  况且,当权丞相胡惟庸叛乱时,还秘密找过李善长,承诺事成后封他为淮西王,却被李善长拒绝了。

  实话说,他内心还是有所动摇的。

  然而,李善长深知朱老的手腕,胡惟庸想要叛乱,几乎不可能成功。

  只是,当胡惟庸第二次请求李善长加入时,李善长却回答,我已年迈,我离世后,你们各自珍重。

  这话何意?他承认自己力不从心,即便有再多的利益,也提不起兴趣了。若在壮年,或许他会奋力一搏。

  也许正因为此,朱老才会毫不迟疑地除掉了这位建国功臣李善长。假使李善长能安分些,不自寻死路,或许能安享晚年。

  毕竟,那时他已经退隐了。

  这时,朱老突然发问:“各位爱卿,你们是否有别的见解或提议?如无,韩国公和诚意伯的两个方案,你们认为哪个更优呢?”

  "陛下!"

  李善长立刻回应:“微臣以为,刘伯温的计划难以信赖,一旦实行,恐怕会引起明朝宗室的反感。”

  "明朝宗室的第七、第八、第九代,并无显着差异。"

  "但为何第九代时,他们失去了爵位,也失去了供奉?"

  "现在看似无碍,但将来呢?明朝第九代宗室会如何看待此事?"

  "而第八代、第七代宗室,他们的父辈和祖辈又会如何想?"

  "最关键的是,明朝第九代宗室人数将极为庞大,若他们不接受这个规定,又该如何应对?"

  李善长说着,还挑衅地瞥了刘伯温一眼。

  他对刘伯温一直心存不满,虽然在朝中的地位高于对方,但在民间的声望,他远不及刘伯温。只要有契机,他都想打压刘伯温。

  "陛下!"

  李善长紧接着说:“到时候,明朝宗室大多会是第七、第八、第九代的子弟!”

  "陛下,微臣赞同韩国公,诚意伯显然是在煽动宗室间的矛盾。"

  "陛下,诚意伯用心险恶,他企图危害我大明江山!"

  "陛下,微臣也认为韩国公所言极是。"

  李善长话音刚落,一众大臣纷纷站出来攻击刘伯温,仿佛找到了机会,便要全力施压。

  "你们简直是胡说八道!"

  见众人诋毁刘伯温,朱棣忍不住出面,怒斥道:“韩国公李善长的方案,才是真正有利于国家的策略。”


  (https://www.dulixs.com/du/40506/123432.html)


1秒记住立读小说网:www.duli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ul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