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读小说网 > 平瑶乐 > 第921章 统一大业——安降

第921章 统一大业——安降


贞观二年春初,晨曦微露,万物复苏之际,李誉一纸表章,如鸿雁传书,穿越千山万水,深情而坚决地呈于乐御前,恳请天恩浩荡,放归其胞弟李善于故土,以续手足之情,共沐皇恩。然,于乐之心,似铁石难动,一纸诏令,婉拒了这份深情厚谊。

时至四月,春风不再温柔,带着几分肃杀之气。于乐为探李誉虚实,亦或另有图谋,先后遣梁迥、李穆两位使臣,身负祭天之重任,兼程南下至南安,名义上是邀李誉共襄盛举,实则暗藏玄机,诏令其入京面圣。李誉闻讯,心如明镜,知此行凶险万分,遂以病体为由,婉言谢绝,其辞恳切而悲壮:“臣自领命以来,兢兢业业,唯愿辅佐大朝,以保宗庙安宁,未料世事无常,竟至如此境地。既已至此,臣唯有以死明志,誓守疆土,不负皇恩,不负苍生。”

于乐闻其言,龙颜微怒,旋即调兵遣将,颖州团练使曹翰领命而出,铁骑踏破江陵宁静,尘土飞扬中,战云密布。继而,宣徽南院使曹彬等一众智勇双全之士,亦奉命随后,水陆并进,誓要一举平定风波。

面对强敌压境,李誉非但未显慌乱,反而更添几分决绝。他深知,此战非为个人荣辱,乃为家国大义。于是终于下定决心,与大瑞一战。

他亲率军民,筑城固防,广积粮草,誓与城池共存亡。一时间,南安境内,军民一心,同仇敌忾,誓要在这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书写一段可歌可泣的篇章。

六月盛夏,池州城在瑞军的铁蹄下黯然失守,李誉即刻颁布全国戒严,空气中弥漫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与决绝。他毅然决然地废弃了大瑞的年号,转而采用干支纪年,以此象征着与过往的决裂,以及对未知命运的坚定面对。

然而,世事无常,恰似六月天孩儿面,说变就变。邻国吴越,见缝插针,乘虚而入,其铁骑锋芒直指常州与润州,边境烽火骤起,战云密布。李誉闻讯,怒不可遏,遣使横渡边疆,以唇齿相依、安危与共之古道义质问吴越王明宝,却遭其冷漠相待,一封书信,非战而降,转而飘然落入瑞廷之手,字里行间,尽是挑衅与轻蔑。

大瑞铁骑让芜湖城在烽火中颤抖,雄远军亦未能幸免,接连失守的消息如寒冰刺骨,却也激发了瑞军更深的斗志。他们沿采石矶畔,以非凡的智慧与毅力,搭建起一座浮桥,横跨滔滔江水,誓要南下。

李誉深知此战非比寻常,他广开才路,招募四方勇士,最终将统军大任托付于自认为智勇双全的皇甫继勋。

然彼皇甫继勋,自幼年起,他便随父辗转于烽火连天的军营之中,稚嫩的肩膀上,悄然扛起了军校的徽章。此后,他历经池州、饶州两地刺史之职。

回归国都金陵后,他被委以重任,执掌神卫统军都指挥使之权柄,一身戎装,尽显英姿勃发。岁月流转,昔日并肩作战的老将们逐一陨落,而他,尽管年岁尚轻,且无显赫战功傍身,却因着那份深厚的家世渊源与不可多得的将门之风,自然而然地接过了大将的衣钵,肩挑重任。

他的府邸,坐落于金陵城的心脏地带,名园胜景,甲第连云,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不凡与奢华,堪称城中一绝。府中珍藏着无数奇花异草,四季如春,更有丝竹之声不绝于耳,皆是他精心蓄养的声妓所奏,一曲曲绕梁之音,为这府邸平添了几分柔情与雅致。

当瑞朝大军如潮水般逼近城池,皇甫继勋,这位权倾一时的贵胄,面对国破家亡的危机,心中却唯有保全自身荣华富贵之念,全无慷慨赴死之勇。他满心只盼着后主李誉能尽快献城投降,每闻前线战事失利,非但不忧国忧民,反而在言辞神色间流露出幸灾乐祸之情。

有忠勇之士,军中偏将副手,不甘坐以待毙,暗中招募敢死队,欲趁夜色突围反击,以期扭转乾坤。然此等壮举,在皇甫继勋眼中却成了眼中钉、肉中刺,他非但不加支持,反以鞭笞囚禁相待,将这些英勇之魂扼杀于萌芽之中。

皇甫继勋自知罪行日益昭彰,人心尽失,于是渐少踏入朝堂,即便是李誉召见议事,也常以军务繁忙为由推脱,实则是在内勾结传诏使,封锁一切不利于己的消息,企图在乱世中苟延残喘。

终于,李誉被迫登上城楼,亲眼目睹了敌军旌旗招展,营垒密布,四野皆是敌影,方才惊觉大势已去,面如死灰。皇甫继勋随李誉还宫之后,未及喘息,便被当场交付法吏,踏出宫门的那一刻,仿佛是他罪恶生涯的终结。早已等候多时的军士们如潮水般涌来,将他团团围住,转瞬之间,他已被分割成无数碎片,鲜血染红了宫门外的石板路,一场迟来的正义,终得伸张。

贞观三年春初,晨曦微露之时,瑞军铁骑如龙腾跃,势不可挡,金陵关城在雄浑的号角声中黯然失色,终告陷落。与此同时,战云已密布于常州上空,吴越铁骑犹如潮水般汹涌而至,权知州禹万诚,面对强敌压境,权衡利弊之下,终以一城之安危,换得万民之安宁,献城以降,其悲壮之举,令人扼腕。

时至五月,春花烂漫之际,瑞军与吴越精锐于润州城下会师,两军合一,锐不可当。润州留侯刘澄,见大势已去,明智之举,开城纳降,避免了无谓的生灵涂炭。然,洪州节度使朱赟,闻讯大怒,亲率十五万大军,誓要力挽狂澜,挥师东进,浩浩荡荡,直逼皖口。

两军对峙,战云密布,朱赟计上心头,欲以火攻挫敌锐气,遂下令焚烧瑞军战船。然,天有不测风云,北风骤起,狂卷烈焰,非但未如其所愿,反成自焚之祸,火势失控,吞噬了朱赟大军。一时间,皖口江面火光冲天,映照着朱赟与王晖二将的绝望身影,他们英勇奋战至最后一刻,终被瑞军生擒,成为了这场战役中悲壮的注脚。

此役之后,瑞军与吴越联军士气大振,润州城下,胜利的曙光已现。

大瑞的铁骑如潮水般汹涌,将金陵城团团围住,昼夜不息地发起猛攻。城内,米粮渐尽,饥饿如影随形,街巷间回荡着绝望的低吟,每一刻都有生命在无声的叹息中消逝,其状惨不忍睹,数之不尽。

面对这生死存亡之际,李誉不得不放下昔日的尊严,两度遣使徐铉,满载钱财与宝物,跨越重重封锁,只求能暂缓大瑞那无情的兵锋。然而,于乐的声音穿越了战场的硝烟,冷酷而坚决:“吾之卧榻之侧,安能容得他人酣然入梦,鼾声如雷?”这番话,如同寒冬中的凛冽北风,彻底熄灭了金陵最后的幻想。

十月,秋风萧瑟,金陵城终究未能逃脱被攻陷的命运。城墙上,守将呙彦、马承信、马承俊等人,身披血甲,誓死奋战至最后一刻,他们的身影在落日余晖中定格成永恒的英雄剪影,最终力竭而亡,用生命捍卫了忠诚与荣耀。而右内史侍郎陈乔,面对国破家亡的惨状,心如死灰,毅然选择了自缢,以一缕忠魂,向故国做了最后的告别。

随着金陵城门的轰然洞开,李誉,这位末代南安君主,手捧降表,步履沉重地走出城门,眼中满是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在这一刻,南安的历史翻过了沉重的一页,一个时代的辉煌与哀歌,就此落幕。


  (https://www.dulixs.com/du/39946/122535.html)


1秒记住立读小说网:www.duli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ul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