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读小说网 > 争魏 > 第七百八十五章 安抚

第七百八十五章 安抚


  “我等亦愿为陛下血战!”忠、信二营的将校跪在杨峥面前。

  受王濬影响,他们也急不可耐起来。

  鸟为食亡,人为财死,至理名言。

  光喊口号不提利益,是纯粹的耍流氓。

  口号和利益相结合,则会无往而不利。

  “诸位何必心急?大战还在后面,有你们立功之时。”杨峥劝道。

  王濬不过是前锋而已。

  真正的大战还没开始。

  将校们你看我我看你,“遵令!”

  汉魏施行世兵制,连连战乱,百姓和将士都有畏战心理。

  一个男人倒下,背后可能就是一户人家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现在他们闻战而喜,主动求战,是对大秦真正的归心。

  拿下洛阳只是一个开端,要攻心,则先瓦解中原人心。

  锦衣卫和宣义郎早就冲到了前面,中原各大城池里的说书人比往日多了一倍,全部在宣传秦军分田分地之策。

  百姓们将信将疑。

  但山里的土匪和流寇却当了真。

  秦军东出,他们也纷纷下山,召集百姓,攻打县城,声援大秦。

  势力最大的一股正是号称杨峥本族的阳夏人杨固,当初被石苞大败,与百余骑窜入大别山中,司马炎迁都邺城,此人立即下山,转战淮西,势力越滚越大,北上豫兖,拥三万之众。

  寻常州郡兵根本不敢与其交锋。

  杨峥攻破洛阳后,天下大震,杨固也遣使送来两个幼子和族谱。

  族谱上清清楚楚写着老杨家的传承。

  按照辈分,杨固还真是自己的堂弟。

  不过这种事还是谨慎一些,认错祖宗这种事可大可小,杨峥派庞青、孙阳,锦衣卫统领李锦等人再去详细查探,顺便主持青徐兖豫的大局。

  暂时封了杨固一个荡寇将军,观察其品性,再支援五万石粮草,五百套铁甲,一千匹战马。

  从他的战绩上看,乏善可陈,屡次被击败,却屡败屡战,越挫越勇,这份心性倒是不错。

  当然,他的对手不是石苞就是司马骏、卢钦等人的正规军,打不赢也很正常。

  总之,杨峥对这个人上心了。

  如果血缘是对的,以后肯定会大力扶植。

  其实这种血缘不太近的宗亲用起来最合适。

  就在杨峥准备北上河内,向邺城挺进的时候,江东的消息送来了。

  钟会果然不愿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带着吴主孙瑾,倾江东二十万大军北上,气势如虹,一战收复东关,再战攻克合肥新城。

  就在所有人以为钟会要死磕寿春的时候,忽然兵锋一转,向淮西挺进,直奔许昌而来。

  许昌是钟会的老家,颍川士族也眼巴巴的等着,两边干柴烈火,就差洞房花烛了,吴军沿途几乎兵不血刃,一路高歌猛进。

  西面的陆抗同时北伐,联合夏口滕牧、柴桑陆景等部攻打襄阳。

  江陵水军封锁汉水,威胁南阳,目标很明确,牵制杜预。

  以钟会的风格,自然忍不住嘚瑟一番。

  又把诸葛靓弄出来当传话筒,“陛下攻河北,我攻河南,两家永结盟好,同灭司马氏,还天下朗朗乾坤,如若不然,会在许昌静候阁下!”

  卫瓘拱手道:“钟会跳梁小丑,不足为虑,陛下此战乃是为了灭晋,不可节外生枝,颍川士族必支持钟会,我军南下,钟会据坚城而守,旷日持久,而邺城司马炎得喘息之机!”

  他跟钟会是世家,知道士族们的玩法。

  颍川士族异常团结。

  现在司马炎不行了,杨峥不肯接受他们的条件,与钟会勾结是必然的。

  看着信上面张牙舞爪的字,杨峥仿佛看到了钟会无比得意的脸。

  张特拱手道:“陛下之血仇在邺城,而非许昌,不可因小失大,我军若灭司马氏,一统黄河南北,铁骑南下,淮水南北安能抵挡?”

  以前杨峥吹过牛,要把钟会一块儿办了,现在钟会真的来了,自己难道要退缩?

  恰巧杜预的奏表也来了。

  “钟会机巧小贼尔,不识天下大势,一意许昌,而不进取青徐,已失先机,实乃目光短浅之辈,亦难与我大秦抗衡,且吴军怀念故土,必不愿羁留北地,钟会强令之下,士气必然低靡。当务之急,乃先攻克邺城,一战而灭晋,再扫平河北,司马氏不灭,则天下大势犹存反复……”

  杨峥踱了几步,笑了起来,“也罢,也罢,就让钟会再张狂些时日。”

  两线作战难度太大。

  司马炎在邺城安坐,自己与钟会在许昌打的风生水起,这叫什么事?

  钟会的路线其实也错了。

  许昌附近被杨固扫了几遍,没多少油水。

  秦军东出,仅有的百姓纷纷逃散,人口更加凋敝,许昌唯一的政治意义,也在前年被杜预拿去了。

  钟会现在拿下许昌,远没有杨峥攻陷洛阳震动人心。

  青徐才是钱粮人口重地。

  当然,许昌对钟会来说是衣锦还乡,而青徐则是锦衣夜行了。

  人的性格决定其行事的风格。

  其实换做任何人,最先考虑的肯定是打回故乡。

  杨峥让卫瓘写了一封回信给诸葛靓带回去,先把钟会哄着。

  秦吴没撕破脸皮,大家继续心照不宣。

  几日之后,王濬的捷报传回。

  降军们果然如吃了春药一般,生猛无比,从洛阳向东横扫,如秋风扫落叶。

  虎牢关、荥阳、陈留、定陶相继被攻陷。

  加入东征的降军仿佛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出征时的两万人,打到陈留时,已经增长至四万。

  在宣义司、镇抚司的督导下,大军打到哪里,就在哪里分田分地。

  一些豪强试图凭借坞堡抵抗。

  但转眼就被锦衣卫们鼓动起来的私兵、农奴、下人们砍了脑袋,全家数百口,无一人幸免,家产也被乱军抢掠一空……

  士族豪强们要么拖家带口的向北投奔邺城,要么南下避乱江东。

  不过,也有开明的士族豪强主动向秦军投降,破财免灾。

  王濬也没为难他们。

  怕杨峥怪罪他,还上了一道奏表,阐述并非所有士族豪强都恶贯满盈,其中不乏明智之士,可为大秦所用。

  其实杨峥等的就是士族豪强们的妥协。

  想要彻底消灭他们几乎不可能。

  即便消灭了又能如何?

  几十年后,新一批的士族豪强又会成长起来。

  士族豪强也是华夏力量的一部分。

  “卿有持节之权,可自决之。”杨峥一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https://www.dulixs.com/du/3918/741622838.html)


1秒记住立读小说网:www.duli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ul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