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读小说网 > 三国之董卓 > 心性发生转变

心性发生转变


一路上,众人皆是心急如焚,恨不得肋生双翅,即刻抵达。几日后,终至羌人部落。但见营地荒凉,气氛悲戚。董卓抬眼望去,曾经威风凛凛、英姿飒爽的岳父莫律德言,如今已奄奄一息,卧于榻上,气若游丝。毕竟老人家年逾古稀,岁月的侵蚀让他不复往日的康健。

  大舅哥莫希展与二舅哥莫望鸿皆在榻前哭泣,泪水纵横,悲痛欲绝。董卓心中一阵酸楚,往昔与岳父一家相处的欢乐时光涌上心头。多年未见,这两位兄长亦是两鬓斑白,满脸沧桑,已然五十多岁,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

  莫娜图奔至榻前,泣不成声,自责道:“父亲,女儿不孝,来晚了。”莫律德言艰难地抬起手,微微摇头,缓缓言道:“阿图莫哭,能于死前见你一面,父心足矣。”莫娜图将女儿董媛拉至跟前道:“父亲,这是媛儿!”

  董媛见外祖父如此憔悴,形容枯槁,虽觉陌生,亦忍不住哭泣,喊道:“外祖父。”莫律德言望着外孙女,眼中满是慈爱,嘴角勉强挤出一丝微笑,道:“吾之乖孙女都长这么大了,莫哭莫哭。”

  董卓又将牛辅唤至跟前,对莫律德言道:“岳父,此乃吾为媛儿寻得之贤婿,您观之如何?”莫律德言强撑病体,细细打量牛辅,见其身材魁梧,威风凛凛,颇具气势,微微点头,道:“甚好,甚好。有此良婿,吾外孙女后半生当有所依。”

  此后几日,一家人皆陪伴莫律德言左右,悉心照料,盼其病情能有转机。董卓亦与两位大舅哥闲聊,试图缓解这沉重的氛围。董卓问道:“二位兄长,这几年尔等生活如何?”莫希展长叹一声,道:“岁月匆匆,如白驹过隙。人至中年,诸多往事皆已如烟。如今只愿家人平安,生活安稳,别无他求。”莫望鸿亦道:“妹夫,吾等已无当年之年轻气盛,历经风雨,方知荣华富贵皆如梦,好好生活方为真。妹夫莫要过于执着官场得失,平安顺遂便是福。”董卓闻言,不禁叹息,心中感慨万千:“想吾董卓,曾欲一展抱负,奈何如今被贬,前途未卜。然兄长之言,亦不无道理。”

  莫律德言躺在榻上,虽气息微弱,却仍强打精神言道:“仲颖啊,人生无常,莫要过于执着官场名利。家人相聚,和和美美,平安相守,方为至福。切莫因一时之挫折,而心生怨恨,迷失自我。”董卓点头应道:“岳父之言,吾铭记于心。定当以家人为重,重新谋划未来。”

  董媛在旁,望着众人,心中暗想:“但愿外祖父能好起来,一家人不再分离。若不能,也愿此后家人皆能顺遂安康。”莫娜图则暗自垂泪,忧心父亲病情,又为董卓之遭遇而愁闷。

  这几日,董卓心中沉重,时而于帐外踱步,时而仰望苍穹,思及过往种种,雄心壮志遭遇挫折,又虑及未来之路,不知何去何从。但见家人相伴,相互扶持,又觉温暖尚存,暗下决心,无论如何,定要护家人周全,寻得出路。

  几日后,莫律德言终是与世长辞。一家人悲痛欲绝,哭声震天。然逝者已矣,生活仍要继续。董卓带着沉重的心情,与家人回到武威,决心重新振作,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董卓自返回武威,本欲联络昔日故友以援己,然未及行事,一桩悲事忽临。其侄董横一路狂奔而来,至董卓跟前,伏地痛哭,悲声道:“叔父,家父不幸去世!”董卓听闻,霍然站起,如遭晴天霹雳,身形摇晃,几欲晕倒,幸得牛辅在旁,疾步上前扶住。

  董卓泣不成声,颤声问道:“吾兄如何去世?”董横痛哭不止,抽噎着道:“家父一日不慎摔倒,头部出血,待发现时,已然为时已晚。”董卓闻此,心如刀绞,哇哇大哭道:“吾与兄长情深义重,儿时诸多过错,兄长不少替吾挨父亲之打骂。家中之事,全赖兄长把持,今却离吾而去,苍天何其不公!”言罢,泪如雨下,悲不能抑。

  董卓自此一病不起,榻上哀思绵绵。家人皆来安慰,老母池氏,年已八十,亦是痛哭流涕,悲声道:“孟高虽非吾亲生,但多年来一直视老身为母,吾亦视其为子,今却走在吾这老太婆之前了。”其声悲切,令人心碎。

  夫人柳絮泪眼朦胧,宽慰道:“母亲请节哀,今仲颖病矣,您老万不可再有闪失,不然吾等之家真要过不下去。”莫娜图亦忙劝慰,董宜与董媛皆泣不成声,悲恸之情难以自抑。李儒和牛辅则安慰二女,望其节哀。

  过了几日,董卓病卧于床榻,召李儒前来。李儒入内,见董卓形容憔悴,忙安慰道:“主公,还望节哀。”董卓微微点头,知其好心,叹道:“吾家近日连连出事,吾生怕母亲再有差池,汝有何想法?”李儒沉吟片刻,道:“主公,以儒之见,如今之计,只能办完丧事,再办喜事冲喜。吾与董宜订亲已数载,董宜亦已二十有二,不若让吾等之喜事冲冲这过往之悲,或可使老夫人稍展欢颜。”董卓听罢,略作思索,点头应允,道:“善,连牛辅与董媛之喜事,一并办之,此事交与汝去操办。”李儒拱手施礼,郑重道:“主公放心,儒一定办好。”

  董卓躺在榻上,思绪纷乱,想起兄长往昔种种恩情,悲从中来。又念及家中如今之状况,心中忧虑重重。董宜在旁,亦是愁容满面,暗自垂泪。董媛则心怀忐忑,不知未来如何。

  莫娜图于屋内踱步,心中焦虑:“夫君遭此重创,家又逢此变故,吾当如何助之?”

  柳絮则忙于操持家务,虽悲伤难抑,仍强打精神,维持家中秩序。

  而牛辅,虽心喜婚事,然见董卓之状,亦不敢表露,只默默筹备相关事宜。

  一时间,董家上下,沉浸在悲痛与迷茫之中,唯盼着这喜事能带来一丝转机,驱散阴霾。

  董卓在失去兄长后,情绪极其悲痛,行为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怪老天的不公,也怪世道的不平。

  起初,董卓听闻兄长董擢不幸去世的消息,如晴天霹雳,差点晕倒,可见其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他泣不成声,悲叹与兄长的深厚情谊,回忆起儿时兄长替他挨父亲打骂,以及兄长把持家中事务的种种过往,心中充满了对兄长的感激与怀念。

  在这巨大的悲痛之下,董卓一病不起,身心都陷入了哀伤之中。他的精神状态变得萎靡,失去了往日的活力与决断。

  然而,悲伤之余,董卓也开始更加关注家庭的稳定和母亲的状况。他生怕母亲池氏因悲伤过度而出现闪失,因为母亲的安康对他来说至关重要,如果自己倒下,那他们董家也就完了,他还让李儒书信给远在京都的董旻和董越,告知二人大哥不幸的消息。

  当李儒提出以办喜事来冲喜的建议时,董卓经过思考点头答应,并决定将牛辅和董媛的喜事一起办,这显示出他在悲痛中仍努力寻求改变家庭氛围、稳定家人情绪的方式,也反映出他对家人的关爱和对家庭和睦的期望。

  同时,这一决定也可能暗示着董卓试图通过这些举措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从失去兄长的痛苦中逐渐走出,重新振作起来。在家庭的事务安排上,他依旧展现出了一定的决策能力和对家人的责任感。

  在与李儒的交流中,董卓询问对方对于家庭现状的想法,表明他在困境中开始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一味地沉浸在悲伤里。尽管内心悲痛,但他还是努力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希望通过一些积极的行动来改善局面。

  总体而言,董卓失去兄长后,经历了从极度悲痛到尝试振作、承担责任的情绪和行为变化。他在家庭的变故中,既表现出了人之常情的悲伤,也展现了作为一家之主的担当和决策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董卓本身性格较为复杂,其后续的行为和决策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失去兄长这一事件。在东汉末年的政治动荡中,他的权力欲望和野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他的行为。


  (https://www.dulixs.com/du/33098/123222.html)


1秒记住立读小说网:www.duli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ul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