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读小说网 > 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 第154章 军师将军行征北将军 都督雍凉诸军事

第154章 军师将军行征北将军 都督雍凉诸军事


诸葛乔不知道刘备跟马超的家宴具体谈了什么,只知道第二日刘备给马超增加了五百兵。

    马超在成都虽然是左将军,但实际上是不统兵的。

    跟许靖一样,都是吉祥物的存在。

    昔日马超投降时带来的兵,大部分都移交给了刘备,用以表示忠诚。

    如今刘备给马超增加的五百兵,大部分都是马超昔日从西凉和汉中带来的。

    这明显的态度变化,亦是刘备和马超彼此信任的开始。

    五百兵看似不多,但这却是马超的本部兵。

    对于贫穷的刘备势力而言,即便是张飞赵云也只有本部五百兵,其余的兵马都需要得到刘备的文书授予才能被调动。

    在霍弋和刘禅拜师黄忠后,黄忠的心态也有了明显的变化。

    正如黄忠当日对诸葛乔说的一样,不仅不会再讳疾忌医,更是会主动的请良医问诊。

    对霍弋的培养,黄忠也是非常的上心。

    昔日黄叙因病而逝,让黄忠颇为内疚,故而对霍弋的身体状况黄忠也是时刻关注。

    每次请来问诊的良医,都会同时对霍弋问诊。

    得到黄忠和马超的支持后,这次北伐选帅基本上已经是没什么悬念了。

    黄忠没有食言,在闲暇之余经常去寻诸葛亮,将这一生的统兵经验和战场经验事无巨细的讲述给诸葛亮听。

    虽然诸葛亮并未真正的统兵,但诸葛亮的学习能力颇为强大。

    真正的天才,学习能力是非常强大的。

    平日里会因为侧重的不同而有偏重,一旦真正要潜心研究某项能力的时候,其成长速度堪称恐怖。

    而诸葛亮就属于这一类。

    不仅黄忠如此,马超在跟刘备推心置腹后也时常来寻诸葛亮。

    作为雍凉一带骑兵用得最好的马超,战场经验和统兵经验颇为丰富。

    有马超和黄忠这两个宿将的协助,诸葛亮在这剩下的十几日里更是突飞猛进。

    一开始,马超和黄忠只觉得诸葛亮的记忆力很强。

    讲述的战例诸葛亮基本都能记住。

    但很快,马超和黄忠又对诸葛亮的学习能力和洞察能力感到心惊。

    因为诸葛亮每每都能精准的分析出马超和黄忠讲述的战例中,犯了多少基础常识的错误。

    而这基础常识错误并非诸葛亮引用的兵法,而是马超和黄忠讲述的过往战例出现过的。

    换而言之。

    诸葛亮能根据马超和黄忠惯用的用兵之法,来对战例进行剖析和总结。

    就仿佛马超和黄忠自个儿在进行战后总结一般。

    除了马超和黄忠外,如赵云、黄权、冯习、张南等军中战将,诸葛亮也有拜访。

    一个月的时间。

    留在成都的将军们,跟诸葛亮有过讨论的就有十余人,皆是在军中久经善战且又愿意跟诸葛亮讨论的。

    在这期间,也出现过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那就是越嶲太守马谡在返回成都后,对诸葛亮向军中战将请教军务的行为感到不理解。

    甚至还在诸葛亮向战将们请教时多有鄙夷之意,认为诸葛亮堂堂军师将军会向军中的武夫请教军务有辱身份。

    马谡的态度,让诸葛亮颇为不悦。

    在诸葛亮看来,军中战将虽然兵法理论知识不如自己,但都是经历过战场生死的。

    向军中战将请教军务,有利于诸葛亮将理论和实际进行对比分析,继而找到两者之间的矛盾。

    诸葛亮不可能去花个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去跟军中战将们一样经历实战,然后再进行战后总结。

    诸葛亮也不认为经历了实战就一定能提高带兵经验。

    对诸葛亮而言,是否去经历实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要清楚军务的每个具体环节。

    哪怕是小到安排军卒去河边打水,事无巨细,诸葛亮都需要仔细的了解。

    兵书上会介绍安营扎寨行军等等相关的理论,但不会记录太具体太细节的。

    而这些细节又往往决定了三军能否在征战中保全。

    对于谨慎的诸葛亮而言,可以不大胜,但绝不能大败!

    哪怕是前往南郑的途中,诸葛亮也在跟同行的赵云讨论地形地势对具体行军的影响。

    南郑。

    张飞一脸气闷。

    兴致勃勃的自阆中而来,本以为能当上北伐的主帅。

    结果刘备却告诉张飞,北伐的主帅已经内定为诸葛亮,要让张飞支持诸葛亮。

    “兄长,俺不服。”

    “这汉中太守你委任了魏延,北伐主帅你又委任军师,二哥又在襄樊打出了威震华夏的声威。”

    “就俺守在阆中,每日里就是去督巡诸县,俺也想替兄长在雍凉打出名震天下的声威。”

    张飞鼓着腮帮子,歪着头哼哼。

    刘备见张飞这个老兄弟心中有气,笑了笑,起身来到张飞身边。

    “益德。”刘备呼唤道。

    张飞却是将身子一扭,背对着刘备不答。

    刘备笑了笑,又转到张飞的正面,张飞又扭开了身子,哼哼表示不满。

    “益德啊,你都多大的人了,怎么还跟以前一样耍小性子。”

    “你再这样,为兄可要生气了啊。”

    刘备轻轻抚了抚短髯,再次转到张飞面前。

    张飞这次没有再扭身,但却是歪了脑袋不看刘备。

    “兄长,俺就是不服!不服!就是不服!”张飞哼哼表态。

    刘备轻笑:“益德,你在这跟军师较什么劲。军师就算当了北伐主帅,他也不可能上阵杀敌啊。”

    “这运筹帷幄调兵遣将归军师,攻城拔寨依据是益德与诸位将军。”

    “益德何必在意谁当这北伐主帅呢?”

    “更何况,益德若是当北伐主帅,子龙、汉升、孟起等人又如何能服气?”

    “益德有把握让他们,都认你这个北伐主将吗?”

    张飞其实也清楚,若真的当了北伐主帅,马超黄忠赵云等将未必肯心服。

    可这心底始终不舒坦:“俺不要子龙他们,也能北伐。二哥不也只是带了荆州的军将吗?”

    刘备轻斥道:“胡闹。狮子搏兔,亦要尽全力。北伐不带他们,岂不是视三军安危为儿戏?”

    一开始。

    刘备的确是想看看诸葛亮能否服众,但这一个月的时间,刘备发现已经没这必要了。

    在诸葛亮的促使下,成都的诸将如马超黄忠赵云等都已经被诸葛亮那恐怖的学习能力折服。

    再加上刘备已经认可了诸葛乔休兵养民一年的规划,没有最初那般急切的北伐心思,故而当众测试诸葛亮能否服众已经没多少必要了。

    一年的时间,足够刘备看明白诸葛亮是否有资格胜任北伐主帅的位置。

    “那俺得当先锋!”张飞哼哼。

    刘备轻笑:“北伐至少也得一年后,现在定先锋也太早了些。”

    “益德跟军师关系又极好,要当先锋你自己去寻军师,何必来问我。”

    在刘备的劝说下,张飞虽然不太情愿,但也接受了刘备的决定。

    诸葛亮当主帅,至少比马超赵云黄忠魏延当主帅让张飞更信服。

    见张飞不再执着于北伐的主帅,刘备又邀张飞坐下叙旧。

    “益德,听闻你让兴国当了伱的副将?”刘备问起张苞的情况。

    张飞冷哼:“苞儿那小子,毛都没长齐,若不是看他是俺儿子,俺只会让他当个小卒。”

    张飞这明显言不由衷的话让刘备不由一乐。

    若张苞没点儿能力,又岂能当张飞的副将?

    这军中不比其他地方,军中的骄兵悍将不会因为张苞是张飞的亲儿子就服气的。

    而事实上也如刘备判断:

    在刘备给关兴取名安国后,张苞也不甘落后,经得张飞同意后遣人来向刘备求表字。

    刘备自然也没有厚此薄彼,考虑到张苞跟关兴自幼关系极好,于是取兴国安邦之意,给张苞取表字“兴国”。

    与关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寓意相差无几。

    张苞对此也是很满意,时常以此为荣,更是立志要跟关兴比个高低。

    于是在张飞的军中,张苞力挫诸将,又善待士卒,军中威信也日渐提高。

    原本对张飞有畏惧之心的张苞,逐渐变得自信起来,更是时常跟张飞叮嘱,驳斥张飞随意鞭笞健儿的行为。

    因为张苞的存在,再加上张飞本就有改正这个毛病的意图,张飞鞭笞健儿的恣意行为也越来越少。

    只不过。

    每每被张苞给驳斥,张飞就感觉颜面大失。

    老子是老子,儿子是儿子,儿子都敢教训起老子来了。

    故而刘备询问的时候,张飞不愿提张苞是通过自身在军中的威望当选为副将这事!

    换而言之。

    在张飞的军中,张苞比张飞更受将士爱戴和敬重。

    另一边。

    魏昌跟在魏延身边,看着面容坚毅的魏延,不由出声:“父亲,大王真的准备让诸葛军师当北伐主帅?”

    魏延目视下方勤奋练习挥刀的悍卒,淡淡开口:“你心中不服?”

    魏昌并未隐瞒心中的想法,坦然直言:“我只是为父亲感到不公,这北伐主帅,凭什么是诸葛军师一介文人?”

    魏延沉默。

    虽然对诸葛亮担任北伐主帅有预料,但诸葛亮真正要被内定为北伐主帅的时候,魏延心中也就有些不平衡。

    良久。

    魏延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语气坚定:“这是大王的决定,大王既然认为诸葛军师有资格担任北伐主帅,那我等就因该相信大王的眼光。”

    “更何况,大王说了短期内是不会北伐的,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诸葛军师的能为。”

    “倘若诸葛军师不能在正式北伐前表现出应有的大将之风,大王是不会视三军安危于不顾的。”

    “我等要做的,就是绝对服从大王的命令!”

    两日后。

    诸葛亮抵达南郑。

    刘备这次北伐拜将,造势很大。

    一个月的时间,不仅仅是给诸葛亮准备的时间,也是给关中探子准备的时间。

    将台上。

    刘备仗剑而立。

    将台下,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大小战将百余人,劲卒千余人,有序而立。

    而在将士外围,更有不少的汉中士民翘首相盼。

    没错!

    刘备这次拜将,允许汉中的士民旁观!

    表面的目的是要让汉中士民知道刘备北伐的壮志和北伐的理由,用以聚拢民心。

    这很符合刘备的亲民风格。

    刘备在平原的时候,都是跟乡邻坐在一起吃饭的。

    若是曹操如此,必然会被怀疑别有用心,但刘备如此,却会让人觉得很正常。

    而刘备这样做,同样是深意。

    这是为了让关中的探子有机会亲眼目睹刘备这次拜将。

    刘备先是慷慨激昂的讲了匡扶汉室的豪言,然后又自称身体有恙无法亲率大汉的义士北伐,故而决定要拜将北伐。

    得到授意的马超、黄忠、赵云等人,亦是纷纷争先恐后的要争这北伐主帅的位置。

    就在众将兴奋之际,刘备又当众唤诸葛亮登上将台,赐予将印、信剑、符节,令诸葛亮以军师将军行征北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假节、屯兵南郑。

    这样的宣布,令众将士“哗然”。

    张飞吼得最凶:“行军打仗,岂能让一介文人当统帅?”

    马超黄忠魏延等人,亦是纷纷不服气。

    然而。

    诸葛亮并未在将台上说出让众将信服的话,而是强行以将印、信剑、符节为震慑,当众宣读了七斩令。

    轻军者斩,慢军者斩,盗军者斩,欺军这斩,背军者斩,乱军者斩,误军者斩。

    虽说马超张飞等大将是私下得到了授意配合演戏的,但听到诸葛亮的“七斩令”的同时,还是忍不住吓了一跳。

    诸葛亮的军规太狠了!

    不仅对士卒狠,对将军狠,对诸葛亮这个主将也狠!

    同时。

    诸葛亮又重点强调了赏功罚罪的公平。

    正所谓: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以不均。

    要明确的告诉勇士为什么赏赐,勇士才会去效死;刑罚的时候要告诉犯禁的为什么惩罚,有邪恶心思的才会畏惧。

    赏罚若是不能公平,有功的将士会恼怒,受罚的将士会怨恨。

    登台拜将后。

    刘备就借身体有恙,当日就乘车返回成都养病。

    诸葛亮则是留在了南郑,大张旗鼓的造势北伐。

    南郑的声势,很快就传到了关中。

    “刘备竟拜诸葛亮为将?”

    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不论是孟达潘濬,还是关中诸将,都是一脸的不信。

    在众人的印象中,诸葛亮就是替刘备管钱粮守后方的,是萧何式的人才。

    统兵北伐?

    那不是搞笑吗?

    “刘备无人可用了,竟用一介书生北伐,我等无忧了!”杨秋在最初的惊讶后,大笑嘲讽。

    这杨秋就是昔日关中军阀之一,曾跟马超韩遂起兵反曹,后来投降曹操。

    曹丕称王后,封杨秋为冠军将军,好畤乡侯。

    别看杨秋似乎不怎么有名气,在劝进曹丕称帝的时候,《魏公卿将军上尊号奏》排名在第八位,在曹休、曹真、张辽、张郃、徐晃、朱灵之前。

    以高官厚禄拉拢地方豪强,这是曹操惯用的伎俩,曹丕也是有样学样。

    故而杨秋在关中的地位颇高,即便是孟达也不敢轻易的得罪杨秋,只是以曹丕的名义善加拉拢。

    潘濬谨慎地道:“不可大意。诸葛亮在荆州素有伏龙名号,未出仕前就自比管仲乐毅,不是寻常的书生。”

    潘濬本身就是能文能武的荆州名仕,对于杨秋的书生之论是嗤之以鼻的。

    杨秋不屑:“潘辅军。你多虑了,那诸葛亮即便真的有伏龙之名,也最多能管管文事。”

    “他要说他自比管仲我倒也能相信,可要同时自比乐毅,呵呵,真以为他诸葛亮是西周姜尚吗?”

    “诸葛亮要敢来打关中,都不用我等动手,陈仓的左将军就足以让诸葛亮铩羽而归。”

    “他要不走陈仓道,我就亲自去取了诸葛亮的头颅,送与魏王。”

    白痴!

    潘濬暗骂了一声杨秋。

    虽然杨秋是冠军将军,但潘濬是瞧不起杨秋的。

    昔日马超韩遂兵败后的漏网之鱼,因为势穷投降才被曹操委以重任,目的也只是为了借杨秋来安定士民。

    至于杨秋的用兵水准?

    潘濬只想呵呵。

    孟达沉吟片刻,分析道:“自汉中入雍凉,目前已知的有五条道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祁山道。”

    “子午道,道路艰险,我不认为诸葛亮敢走此道,但为了避免意外,此处亦派驻少量兵力驻守。”

    “傥骆道虽然艰险不如子午道,路程也是五条道中最短的,诸葛亮极有可能遣一路大军走傥骆道,此处需要重兵把守。”

    “褒斜道是巴蜀入秦川的主干道,诸葛亮要北伐,这一路必有主力推进,同样需要重兵把守。”

    “陈仓道有左将军在,无需忧虑。”

    “至于祁山道,虽然道路相对平坦,但路程太长,走祁山道取关中的可能性最低。”

    作为扶风郡人的孟达,对关中的地形颇为熟悉,即便没有地图在眼前,也能将出秦川的五条道路信手拈来。

    杨秋请命道:“建武将军,褒斜道就交给我,诸葛亮若敢来褒斜道,来一个我杀一个,来一双我杀一双。”

    孟达只是沉吟片刻,就同意了杨秋的请命:“冠军将军,你的武勇,足以跟陈仓的左将军媲美,魏王对你也是欣赏有加,褒斜道就交给你驻守了。”

    杨秋大笑:“关中乃是我的主场,区区诸葛亮,如何能赢得了我?”

    孟达又令别将分别驻守子午道和傥骆道,同时派遣大量的探子去汉中打探诸葛亮的具体出兵时间。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孟达对此也是颇为谨慎。

    待诸将离开,潘濬蹙眉问道:“子敬,褒斜道乃是入关的主干道,你让杨秋去驻守,未免有些托大了。”

    “一但褒斜道失守,陈仓就被割据了。诸葛亮只需遣将守住要道,就能让左将军进退不能。”

    孟达淡然一笑:“承明兄认为,杨秋这人本事如何?”

    潘濬不假思索:“言过其实,骄矜莽夫。”

    孟达嘴角泛起冷意:“可杨秋如今是魏王委任的冠军将军,麾下亦有五千部曲。若杨秋不犯错,我又如何能以军法严惩?”

    “承明兄,我予你监军之权,督查各道防守;重点督查褒斜道的防守,若杨秋有犯大错,你我便乘机夺了他的兵权。”

    “夺了杨秋的兵权后,那五千部曲就是承明兄你的了。”

    潘濬亦是冷笑:“子敬之意,我已深知。这些时日我会盯着杨秋的。只是诸葛亮非常人,子敬切勿小觑。”

    孟达点头:“我会慎重的。”

    “让杨秋驻扎在褒斜道,也是为了引诸葛亮上钩,否则诸葛亮见褒斜道是名将驻守,就不敢轻易的来打褒斜道。”

    “诸葛亮不来,你我又如何建功?”

    “魏王最近有大事要筹备,也急需我等建奇功。”

    潘濬心中一凛。

    作为曹丕的亲信,潘濬自然知道曹丕最近的大事。

    曹操虽然死了,但该铺的路也铺得差不多了,现在只需要一个契机,就能让曹丕更进一步!

    待潘濬离开,孟达的眼神却是多了几分嘲讽:“伏龙?自比管仲乐毅?一介书生,竟然也敢自比乐毅。”

    “若是孝直挂帅,我还会紧张几分,诸葛亮挂帅,呵呵,刘备还真是死性不改啊。”

    “可惜了孝直,竟然被刘备那老卒发配去了越嶲郡那个蛮荒之地,否则我必遣人召孝直入长安。”

    “若有孝直为谋,这天下何人能与我抗衡?”

    “刘备啊刘备,本以为你会亲自来关中,没想到这关键时刻你竟然会患病。”

    “只有将你生擒,魏王才可以用讨贼之功名正言顺的登临皇位,不用向那群世家豪族妥协。”

    “如今你却只派诸葛亮这个书生前来,让我也颇为烦恼呢。”

    “不过,只要擒了你的北伐主帅,我料你在成都也坐不住!”

    孟达根本没将潘濬的话听进去,在孟达眼中,潘濬也不过如此。

    孟达想要擒的是刘备,而是不诸葛亮。

    孟达需要大胜来树立军中的威望,曹丕需要大胜来进位称帝,孟达的战绩越好,曹丕的声威就越强。

    (本章完)


  (https://www.dulixs.com/du/30600/123302.html)


1秒记住立读小说网:www.duli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ul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