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读小说网 > 起底观心术 > 第419章 投资前,进行了一场大辩论

第419章 投资前,进行了一场大辩论


邓总问:“山红,中医在国内都竞争不过西医,在国外有市场吗?”

我说:“让我站起来回答吧。这样,我才好施展辩才。”

“好。”邓总和肖立明同时叫道。

我站起,挥动着手臂说:“中医为什么逐渐衰落,有两个原因。一是十九世纪,西医登陆中国,它有它的长处。西方利用西医的长处,逐渐占领中国的医药市场。

二是自己乱了阵脚。晚清时期,著名文学家俞樾,利用自己的影响提出禁中医”

肖立明问:“俞樾自己懂中医吗?”

我说:“他自己懂个屁,他反对中医的全部理由就是,家人接二连三地病死,怪中医没用。

这种以偏概全的态度,激发了他写出《废医论》,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此后,北洋军阀时期,明确提出禁止中医,民国时期的1929年,政府干脆提出禁止中医行医。广大中医不得不组成保医团,不少中医名家流亡海外。“

邓总说:“按你的说法,自晚清以来,这种禁医举措,严重地打击了中医的信誉?”

“不仅仅如此,它不仅损害了中医的信誉,而且阻碍了中医的发展和传承。直到1954年,伟人肯定了中医,我国中医事业才继续得到发展。

我从另一个方面,可以印证中医的伟大。除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繁荣,中医护驾了人们与疾病作斗争外,就是我们小时候听说过的赤脚医生,广大农村的一般疾病,不也是靠中医疗法得到了及时的预防与治疗吗?

而且,据统计这一举措,竟然让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提高了5岁。”

邓总问:“我是相信中医,毕竟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我们这次是去国外办医院。外国人会相信吗?”

“一开始他们不相信。尽管在国外的华人集中区,人们相信中医,但纯粹的外人并不相信。”

肖立明问:“外国人并不相信,我们去了也只能给华人治病,赚华人圈子的钱?”

“尊敬的肖主任,请注意我的定语,我说的是‘一开始他们并不相信’。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访华期间,他亲眼目睹了中华医术之神奇。

一位针灸师直接扎针,不用麻醉剂,可以给病人动手术。这推动了西方社会对针灸治病的极大兴趣。

此后,一位叫田小明的西医师,因为医术高明,与美国国会议员等上层人物有交往,直接用针灸给他们治病。

通过一些国会议员的游说,国会批准针灸师可以在美国行医。”

“哦,还有这么一段历史啊。”邓总点点头。

我接着说下去:“更辉煌的在后面。美国医学神经专家麦肯,用科学的实验方法,从理论与实践上证明:

针灸可以刺激神经,改变人体机能调节功能,火罐可以让肌肉周围的毛细血管新生。这从源头上论证了针灸和火罐治命的科学原理。

因此,针灸和火罐在国外是被承认的。”

邓总说:“你的意思,中医在外国可行?”

我慷慨激昂地说:“君不见今日,美国在研究针灸,日本在抢注中成药商标,韩国在研究草药。

这一切说明,不相信中医的是我们自己。自己都不去传播中医,靠外国人在研究,我们不感到脸红吗?”

邓总说:“你说的有理有据。但是,除了针灸与火罐外,中药在国外的推广有难度。”

我说:“您说的不错。我从来也没否认过西药的伟大,所以,我们如果与克鲁兹谈判,就是建立一个中西医结合的医院。

我们以针灸,火罐为主,设立两个门诊,其次,设立一个专门的中医中药门诊。”

肖立明反驳:“外国人不信这个。”

“对,他不信,我偏偏要设立,只治疑难杂症,你西医治不好的一些病,可以来试中医。开始没有人来试,华人会来试啊。慢慢地,你外国人也会来试啊。

反正西医治不好,死马当作活马医,治好一个两个三个,名气就出去了。”

邓总说:“山红这个说法有道理,我们不否认西医的伟大,同时,我们觉得中医也很伟大。世界上没有任何医术是一枝独秀的。

你有你的长处,我也有我的长处。二者结合,一起为人类的健康作贡献,何乐而不为呢。”

我的手往下一劈:“对,邓总这几句话概括得相当好。”

邓总对我说:“停一下,吸支烟。在没有二辩的帮助下,你成功地通过了我的考试。”

我先喝了那大杯的茶,才接过邓总的烟。两人对抽起来。肖立明给我们续水。

休息了一会儿,大家走动走动,放松放松,开始第二轮辩论。

邓总站到房间中央,我开始发问:“你对投资一点五亿人民币入股,在资金上有没有困难?”

他说:“不能说我没有一点困难,但是如果失败了,也还不至于成为穷光蛋。”

我再问:“我们都不熟悉菲国的法律法规,在医院运行上产生纠纷,到时怎么办?”

邓总说:“在国外搭建一个班子,聘请当地华人律师,财务专家,在谈判时就介入。建立一套完整的收入分配制度,靠制度管理医院,依制度进行分红。”

肖立明问:“医生都从本国招聘吗?”

邓总回答:“针灸火罐类,本国只派师傅,以当地招聘为主。以华人为主。专门的中医科,完全以国内为主。招聘有特长的医院中医退休专家。”

……

我和肖立明一连问了十多个问题,邓总不愧是个有头脑的企业家,回答得条理清晰,切合实际。

最后,我提出了一个让邓总意想不到的点子。

“说服郑会长投资五千万。那么,我们在菲国遇到的困难,就会有一个坚强的后盾。”

邓总说:“这是非常不错的点子。山红,你有钱的话,就投到我这里。你没钱的话,我出发之前也想好了,在我这一份里占百分之十的股份。”

我说:“谈成了,我投一千万吧。”

“也行。我们风险共担,成果共享!走,我们吃夜宵去,在服务区没吃饱。”

一行三人,从宾馆出来,走入了上州热闹的人间烟火中。

此时,华灯齐放。仰望星空,群星灿烂。


  (https://www.dulixs.com/du/2980/614509.html)


1秒记住立读小说网:www.duli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ul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