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读小说网 > 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 > 第214章 唐宋八大家。(求订阅)

第214章 唐宋八大家。(求订阅)


第214章  唐宋八大家。(求订阅)

        “我先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一次科考的两次主考官。正主考官为欧阳修,这一位也是宰相,也是知名历史人物。副主考官叫做梅尧臣,虽然梅尧臣没有欧阳修知名,但他却善于写诗,被称之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当然。

        这两个是考官,并不是考试的学子。

        只是简单的讲了一下两位主考官,江宁便继续说道:“这一榜里的苏轼与苏辙两兄弟就不说了。当然,他老爹也不说。不说不是说他老爹没名气,主要是他老爹考试还考不赢两个儿子,这一次他没中进士。不但这一年没中,苏洵一辈子都没中过进士。”

        “所以,我们就先说当时这一科的状元。”

        “这一科的状元叫做章衡,虽然现在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他是谁。但章衡为官还算不错,一生也比较安定,没有太大的起伏,最后还被封为吴兴县开国伯,得到善终。同时,他与苏轼也是好友。特别是,当时章衡高中状元之时。连苏轼对于这位章衡也是甘拜下风。认为章衡之才,百年之内估计无人能够比得上。”

        “跟大家说个小故事,虽说苏堤是苏轼修的。但是,当时提议修建苏堤的并不是苏轼,而就是章衡。而在关于治理西湖的时候,苏轼还向章衡写过一封求助信。信中说,您劝告和鼓励我治理西湖,现已着手并已初具规模,想必您一定会不惜余力继续帮助我的,请您将贵府罚没的船只尽数给我,多多益善,我大约需要四百只,请您派人送来。本州别的东西还好,就是缺乏士兵,也请您一并帮助。非常恳切,非常恳切。”

        说到这里,江宁笑了笑:“此前史书当中都说苏轼情商不高,事实上,之前讲苏轼的时候就说过,苏轼其实情商非常高。要不然,他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好友。这可不仅仅是他的才华,同样还有他的能力。”

        “原来还有一个叫做章衡的状元,有意思。”

        “哈哈哈,我也觉得有意思。”

        “是。之前我对于历史一点兴趣也没有,现在听了苏轼之后,竟然对于其他一系列历史人物也有了兴趣。”

        这当然是之前江宁在讲苏轼的时候,已经将当时北宋之时大环境给说了一下。

        如此。

        虽然现在说的是一些其他大家并不了解的历史人物,但代入到当时的背景当中,众人也很快便能接受。

        “第二位,叫做曾巩,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江宁继续开讲。

        只是。

        第二位曾巩他只是刚说,众人便不由得一愣:“江宁老师,什么是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朝与宋朝时期的八位散文大家的合称。”

        对于众人的不解,江宁并不奇怪。

        可能大家会说。

        唐宋八大家不是常识吗,怎么大家还不知道?

        这太正常了。

        事实上。

        像唐宋八大家之类的称号,他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

        他是后人总结给他们定的一个称呼。

        哪怕就是在前世。

        关于唐宋八大家这个称呼,也是在明代之后,这才出现的。

        也就是说。

        在明朝之前,没有人会说唐宋八大家。

        你问唐宋八大家是谁,大家也不知道。

        无疑。

        在这一个平行世界。

        虽然历史中的人物确实有,可因为史官记录的并不太一样,也就没有这样的一个称呼。

        “这个合称,一共有八人。唐朝有两位,宋朝有六人,曾巩就是其中之一。据说,他的散文写得非常好。也因此,当时苏轼在参加科举的时候。欧阳修看到苏轼的文章,一下子就觉得这可能是自己弟子,也就是曾巩写的。为了避嫌,就将该篇文章定为了第二。”

        “噢,原来如此。”

        这一说,前前后后,大家却是越来越为的明白了。

        “江宁老师,那唐宋八大家,除了曾巩之外,具体有哪些人?”

        “在这里,我可以先跟大家简单说下。唐朝有两位,一个是韩愈,另一个叫做柳宗元。宋朝则有六位,分别是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还有刚才我们说到的曾巩。”

        “我去,八大家里面,苏家就有三位。”

        看到这一份名单,众人惊讶的说道。

        江宁也是点头:“所以史学家也将三人称之为一门三父子,苏洵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他的才华还是很厉害的。要不然,也不可能教出两位这么优秀的儿子。同时,苏洵的散文也写得非常好,气势恢弘,很有筋骨。至于王安石,这位大家就更为熟悉了,他的散文亦是非常厉害。至于欧阳修,那就更不用说了。”

        当然。

        现在并不讲唐宋八大家,江宁只是提了一提。

        不过。

        在这稍稍提及唐宋八大家时,直播间一众网友却是变得更为兴奋了。

        “我去,越来越觉得历史有趣了。”

        “嗯,想来王安石散文也是写得极好的,要不然,也不可能成为宰相。”

        “宰相与写文章好不好没关系,不过,文章写得好,对于当宰相还是很有帮助的。”

        这样的分析还是很有逻辑的。

        你看。

        欧阳修与王安石,包括苏辙,散文都写得很牛逼。

        所以。

        这三人都当上了宰相。

        甚至包括苏轼。

        他要是与苏辙一样克制一些,宰相的位置他也跑不了。

        “呃,刚才岔题了。我们继续讲曾巩,曾巩的家世比较好,父亲当过县令,爷爷当过户部郎中。曾巩18岁时的时候随父赴京,以文相识王安石,结成挚友,登欧阳修之门以后,就向欧阳修推荐了王安石。20岁入太学,上书欧阳修并献《时务策》,此后,他不但认识了欧阳修,结交了王安石,而且已经同杜衍、范仲淹等都有书信来往,投献文章,议论时政,陈述为人处世的态度。自此名闻天下。但因其擅长策论,轻于应举时文,故屡试不第。直到39岁的时候,曾巩这才考中进士。”

        “相比之其他一些大家,曾巩显得比较低调。他善于写散文,但文章更趋向理性,更多的是议论文和记叙文。同时,在当时王安石变法当中,曾巩也没有太多的表态。所以,曾巩即不被新党敌势,也不被旧党太过于看中。如此,虽然曾巩很有才华,但大都时候是在地方任职。65岁,曾巩在江苏南京去世。”

        可以说。

        唐宋八大家里面,就曾巩最为低调了。

        他比之苏轼的父亲苏洵,还更为低调,不起眼得多。

        但事实上。

        曾巩的才华并不弱于他们,只是他性格比较平和,也不参与政治斗争。

        如此曾巩即没当上什么大官,同样也没有受到过太多的迫害,很是安然的过完了一生。

        ……

        “不过,相对于曾巩,他的弟弟曾布就牛逼的多了。”

        “江宁老师,曾布是曾巩的弟弟?”

        “对。”

        江宁点头:“曾布是曾巩的弟弟,他与曾巩也在这一年考取了进士。但曾巩政治上比较中立,所以曾巩一直都在地方做官。但曾布却是新党当中的得力骨干,并一直支持新法。后来,曾布也一路做到了宰相。不过,有争议的是。曾布却是在《宋史奸臣传》里,被例为奸臣。但很搞笑的是,后来曾布又被蔡京例为元祐奸党,与旧党的司马光一起被刻上了“党人碑”上。而事实上,蔡京也是新党一员。”

        “于是,曾布就与苏东坡后期一样,即被新党的人讨厌,也被旧党的人记恨。但不管如何,说曾布是奸党以现在来看,着实是冤枉了。曾布在对于新法的推动之下,立下了不少功劳。同时,在对抗西夏上也立了功。虽然他坚持新法,但他也不是完全的就赞同新法的内容。

        曾布在推行新法的时候,最为看中的不是,是否利民,从而选择性的推动。只是可惜,当时整个大环境就是新党与旧党之争。一但谁在新党与旧党当中得势,他便能快速升职。一但失势,也将快速被贬。曾布因为支持新法,一路做到了宰相。但也因为在支持变法当中,得罪了许多的高官,如蔡京……晚年却是被免到了地方,担任了户籍管理员的职位。”

        其实北宋的历史比较简单。

        因为在北宋当中,很多时候,基本上是围绕着王安石变法。

        正如这一些官员一样。

        基本上他们的一生沉浮,也是因为王安石变法。

        “第三位,章惇。”

        讲了曾布之后,江宁开讲千年科举第一榜的第三位人物,也就是章惇。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记忆,之前我讲过章惇。”

        “江宁老师,我记得,这个章惇是不是之前曾经为苏轼求过情的?”

        “对。”

        江宁点头:“就是这位。不过,很有戏剧性的是,章惇之前一渡与苏轼的关系非常好,还是知交好友。可是后来,两人却势同水火。甚至,苏轼后期被贬,都是章惇做的。”

        <div  class="contentadv">        “啊……不会吧。”

        众人目瞪口呆。

        谁也没有想到,苏轼一路被贬,竟然会是自己的好朋友。

        甚至。

        这位好朋友当年还帮苏轼求过情,甚至救过苏轼一命。

        “所以啊,历史就是这么有趣。”

        如果仅仅只是讲苏轼。

        虽然苏轼确实很有才华,确实让大家看到了北宋浪漫的一面。

        可实则。

        北宋不是苏轼一个人的北宋。

        在同一片天空。

        即生活着苏轼,也生活着其他一众大大小小的历史人物。

        这一些历史人物有的与苏轼没有交集。

        有的却纠隔一生。

        而章惇,对于苏轼来说。

        可以说是除了苏辙以外,与苏轼纠隔最深的一人了。

        “我们还是从头开始讲起吧。”

        其实江宁对于章惇这个人很感兴趣。

        因为在江宁看来。

        他与曾布一样,都是很有为的人才。

        甚至。

        他还比之曾布更为的有个性,有胆略。

        但可惜。

        历史对于章惇与曾布他们评价并不好,也被例入了奸臣一员。

        “章惇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小聪明。这一年,章惇与苏轼,苏辙他们同一年参加科举,并且都中了进士。但是,与别人不一样。一般中了进士,都是祖上积德,无不是非常欢喜,然后就去当官。可章惇不一样,他心气非常高。这一年虽然中了进士,可章惇却觉得自己今年考得还没有他的侄子,也就是章衡考得好。”

        “章衡?”

        众人一愣。

        “对,这个章衡就是这一期的状元,也是章惇的侄子。章惇一气之下直接辞了官,回家复读了,三年之后,章惇再次参加科举,一举成为开封府试第一名,最终名列第一甲第五名。随后,章惇这才进入到了仕途。”

        从这一历史事件来看。

        这千年科举第一榜该有多牛。

        这个牛,不仅仅是有像苏轼他们这么厉害的人物。

        哪怕他们的性情,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比的。

        比如章惇。

        像章惇这样的人。

        放到现在,那简直就是学霸啊。

        但学霸就是与别人不一样。

        哪怕第一次这位学霸考取了985,但他却觉得自己没考好。

        为什么?

        因为他觉得自己可以考清华北大,于是就去复读。

        结果。

        这一复读。

        他喵的还真考上了清华北大。

        “没想到科举也可以复读啊,哈哈哈,有趣。”

        “确实有趣,而且这个章惇也确实牛逼,尼玛,中进士本来就难,中了无不认为是祖上积德,乖乖的去当官,可这丫的竟然还复读。”

        “江宁老师,继续,继续啊……”

        果然。

        当你对于北宋这个大背景熟悉之下,那么,伱对于这里面的一系列人物,都会产生巨大的兴趣。

        更不用说。

        这一个如此有性可的章惇。

        “好的,大家别急。”

        江宁笑了笑。

        果然。

        他就知道,章惇这个人物一定非常吸引大家。

        “第二次科举之后,虽然没有成为状元,但也考取了第一甲第五名,相当于全国排名第五,成绩很好了。所以,章惇便接受了朝廷的授职。并且,在开始的时候,章惇还与苏轼在长安一起做过官,甚至在京城的时候也走得比较近,所以两人关系很好。”

        “后来,王安石推行变法。苏轼与旧党官员认为,要想国家治理得好,只要君王保持忠正,用儒家治国就可以让国家富强。但新党却认为,这样的理念实在是太过于天真。要想让大宋走向强盛,只能通过自上而下的变法。很快,章惇就受到了重用,而苏轼则遭受到了打压。”

        “不过与苏轼一样,随着新旧两党不断的在朝廷当中掌权。两人的命运也起起伏伏,苏轼被贬的时候,章惇就在朝中当大官。章惇被贬的时候,苏轼则东山再起。但总体上来说,章惇在政治治理这一块上,比之苏轼,也比之旧党所有人都更为有魄力。”

        “当时西夏边境发生危机,旧党也就是司马光一派,一直主张求和,甚至割地。但章惇却严厉反击,认为求和就是卖国,在他强势对待西夏的政治路线当中,最终,迫使西夏向宋称臣,立了大功。”

        说实话。

        如果不是旧党也有不少知名历史人物,江宁都对旧党一点也不感兴趣。

        真要说的话。

        新党不管是魄力,还是想法,更或是政治水平,都比之旧党牛逼得多。

        而旧掌很多的时候,都是为了争而争,根本不做太多的事。

        “江宁老师,能不能说说他与苏轼的恩怨。”

        这时,直播间有网友问道。

        “当然可以。”

        江宁点头:“章惇与苏轼相交40年,两人都非常了解对方。甚至,之前说过,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后,很多之前与苏轼交好的朋友,都对他避之不及,但做为新党的章惇,他却为苏轼说情。后来,苏轼免于一死之后,苏轼还写信感谢章惇。”

        “那为什么章惇后来又将章惇贬了又贬呢?”

        “这个啊,说来有些复杂。当时新旧党争在朝廷当中不时得势,旧党得势之时,苏轼的弟弟苏辙就参了章惇一本,然后朝廷就将章惇给贬到了地方。但旧党得势也没几年,在高太后去世之后,新党再次掌权。此时章惇再一次被启用,章惇其实当时在被贬的时候就已经心里有些恨苏轼了。他觉得,苏轼差一点没命了,他还去求情。可他被贬,苏轼竟然不说好话。不说好话还罢了,后来苏轼也参了章惇一本。至此,章惇再次掌权之后,便一路将苏轼一贬再贬,最终贬到了儋州。”

        如果拿事理来说,苏轼这么做确实有一些没有情义。

        毕竟当年章惇救过苏轼。

        按理来说,苏轼不应该弹劾章惇的。

        但苏轼本身上,他就不认为自己是旧党的人。

        或者。

        他更想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不管是新党还是旧党。

        也不管苏轼自己是在哪一边。

        他只要觉得哪一边做得不好,他就会上书。

        弹劾章惇,也并不因为章惇是自己的好友,或者得他曾经救过自己,就而不做。


  (https://www.dulixs.com/du/2924/117869245.html)


1秒记住立读小说网:www.duli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ul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