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读小说网 > 房车环游记 > 第243章 怒江的过江溜索

第243章 怒江的过江溜索


虎永刚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上了车就不再想车下事:管它什么塔黄是多么的珍贵、多么的难得一见,那不该属于我!

  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他也把房车开下了高黎贡山。

  让他有些意外的是,下了山的道路并不是想象中的219国道,而是316省道;

  也没有到达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首府所在地六库镇,而是到了一个叫做“新村”的小村庄,位于六库镇北边十几公里。

  这个新村真的是全新,所有建筑都是同一风格的二层小楼。

  下去问路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怒江上要建六库水电站,原来的小沙坝村要被整体淹没,政府部门就统一新建了这个村落,让所有的村民都移民搬迁过来的。

  这个村里没有寺庙,却建有基督教堂,这让虎永刚和宁静两人都很惊讶。

  一路走来,他们见到的少数民族基本都是信仰佛教,村寨里也几乎都建有佛寺,唯独这个傈僳族人聚居的新村,却是大多数信奉基督教。

  这不由得不让他们两人感叹,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

  问明情况后,两人商量了一下,决定不往南走进六库镇了,继续向北走,天黑之前赶到鲁掌镇,就在那里驻车休息,然后明天早上去片马口岸看看。

  这里过怒江的大桥名为“向阳桥”,很有时代印记。桥名下写的“1970年元旦”,不知道是不是它建成通车的日期;

  桥柱顶端横梁上,依稀可见当年“毛主席万岁”的标语;桥柱两边各写一句伟人的诗词: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桥是铁索吊桥,桥面很窄,只能允许单次一辆车通行。

  即便如此,虎永刚把车开上去后,吊桥还是有了摇晃的感觉,这就让宁静有些心惊肉跳的感觉。

  虎永刚安慰他说:“你不要担心,那个时候的人还没有学会偷工减料,建造的工程质量都是很好的。”

  宁静依然不放心:“万一断了呢?”

  虎永刚笑道:“不要怕!桥断了老公陪你一起掉下去!”

  为了缓解宁静紧张的心情,他讲了一个有关桥梁的笑话:“你知道吗?汶川地震过后不久,四川简阳的沱江大桥,被专家鉴定为危桥,必须马上拆除!

  于是,在专家们精心检测下,准备用760斤炸药,分几百个炸点把那座桥爆破拆除。

  没想到,那座1967年修建的桥,质量之好完全出乎专家们的预料,‘轰隆隆’一阵爆炸声过后,待烟尘散尽,专家们发现,原以为可以被炸毁几次的沱江大桥,却依然纹丝不动地屹立在江中!

  被眼前现实打了脸的专家们,又第二次埋下炸药。但坚强的沱江大桥,即便身上已经是千疮百孔,依旧没有倒下!

  只是经过了两次巨大的爆炸,异常坚固的沱江大桥变成了真正的危桥,原本它还可以继续屹立在沱江之上,继续为人们造福,却因为专家的破嘴,不得不接受被彻底炸毁的命运!”

  笑话没讲完,车已安全地开到了对岸。宁静也轻松地笑道:“那桥自己也没想到吧,躲过了地震、扛住了炸药,最终还是没能逃过专家的破嘴!”

  车子沿着S316省道一路北行。

  说是向北,也不过是大方向朝北。这条路一边是高黎贡山的余脉,一边是汹涌澎湃的怒江,时而翻高落低地盘山,时而又绕着江边蜿蜒前行。

  走了不到一公里,宁静忽然惊讶地叫道:“老公,你快看!那里有两个人在钢索上过江!”

  虎永刚侧头一看,怒江之上横拉着一根钢索,上面挂着一个滑轮,两个小伙子坐在滑轮下的带子上,正从江的对岸往这边滑来。

  他不以为然地说道:“不要大惊小怪。我们这一段沿着怒江边走,你会经常看到这种傈僳族人发明的过江方式的。”

  宁静又好奇地问道:“我看对岸的固定点高,他们可以滑过来,但是怎么滑回去呢?”

  还没等虎永刚回答呢,不远处又有一根过江钢索,这回是这边高,那边低,一男一女、一前一后往对岸滑去。

  宁静看着就心生怯意,有些担心地说:“这好危险啊!一不小心掉下去,那就是九死一生吧?他们就不能从有桥的地方过来吗?”

  虎永刚说:“古时候要想在这么宽的江面上修桥,比登天还难。所以,以前这怒江上是没有桥的,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过江。”

  宁静又问道:“我觉得这钢索拉过去也不容易吧?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还有,最早他们是怎么想出来这个法子的呢?”

  虎永刚有些显摆地说道:“嘿嘿,有关这个问题,我以前在一档电视节目中看到过。

  电视上不仅仅那些男女老少,轻松自如地在江面上滑过来、飞过去,而且他们还可以带着小孩、背着猪羊一起从天而降呢。

  你听我慢慢和你说啊,关于这个过江溜索的由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年轻的傈僳族恋人,分别居住在这怒江的两岸。

  这江宽水急的,这对恋人无法相会,只能隔江而望,对对山歌以诉相思之苦。

  有一天,大雨刚停下来,这两人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江边,对起了山歌。

  就在这时,一道彩虹横跨在怒江的两岸。两人受到了启发,就在怒江上拉起了第一条过江溜索。

  后来,这种便捷的过江方法,就流传开来,被怒江两岸的人们广泛运用。”

  宁静说:“这虽然是个传说,也不算神乎其神,倒有几分的可信度。不过你还没回答我第一个问题,这钢索是怎么拉过去的呢?”

  虎永刚说:“你别着急吗,我正要说到这个问题呢。

  古时候是没有钢索的,所以那时候用的是山上藤条做的溜索。

  架设的时候,怒江两岸各选一个力气大的人,先用钓鱼杆的线一端拴一个石子,两岸的人同时对甩。

  经过多次对甩,等两个石子在江心缠绕在一起时,便由溜索所在的对岸,慢慢地把鱼线拉过去。

  而后那边就把鱼线绑上粗一点的麻绳,由溜索所在的这一边拉过来。

  这时,这方将溜索的一头固定在立好的溜桩或江边的大树上,另一头绑在麻绳上拉到对岸。

  两岸都把溜索固定好以后,再用木棍做成绞盘,把溜索绞紧,就算大功告成了。”

  宁静赞叹道:“古人的智慧真是无穷的!”

  虎永刚接着又说道:“为了去了对岸,还能够溜回来,这溜索一般都是要架设两根,倾斜方向相反,来回就很方便了。

  不过,这并不能一劳永逸。因为藤条做的溜索很容易磨损,所以过一段时间,短则二、三个月,长也不能超过一年,这溜索就得更换一次。

  到了现在,虽然横架在怒江上的桥越来越多,但因为山高路远,过桥要绕行很远,这过江溜索仍然是两岸傈僳族人的最爱。

  只不过溜索已经由过去的藤条变成了现在的钢缆,溜板也被滑轮所取代,溜索变得越来越安全了。

  我看电视上说,有的地方已经把这个溜索开发成旅游娱乐项目,让远道而来的游人,也可以亲身感受一下这凌空飞渡的心惊肉跳!”

  宁静拍拍胸口,说道:“我看着就害怕!不要钱,我也不敢体验!”

  虎永刚笑着附和道:“我也不敢!”

  又走了不到两公里,来到一个三岔路口。路牌指示往北就是原来的228省道升级的219国道了,通往福贡;

  往西则是316省道,通往他要前往的鲁掌镇、片马方向。

  他看着往北219国道前方,突然来了一句:“咦,这什么意思?好奇怪啊!”

  宁静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https://www.dulixs.com/du/28206/123213.html)


1秒记住立读小说网:www.duli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ul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