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读小说网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 第145章 光复大魏!

第145章 光复大魏!


“朝堂诸公,恐为负累。”

    李元徽回到李宅的书房,见到自己的幕僚李青莲、谢巽、张抚之后,说的第一句话。

    三人闻言神态各异,却都对这番话本身表示认同。

    新皇帝慕容超即位之前,只做了几个月太子,且其生母低微,又早逝,没有可以依靠的母家。而朝中诸公在先帝面前虽然恭顺,但面对新君却是另一个心态和面孔了。

    一个个虽然不至于敢有异心,但都拿起老臣的架子了,“孩视天子”。

    毕竟之前的慕容英就是所有人头上的一块乌云,有他在,即便是三朝老臣高士则每日也一样要谨小慎微。

    余者如薛楚、裴弘德、柳壑、慕容惠也都是如履薄冰。

    但新君慕容超本来就根基浅薄,又没什么过人的才能,自然会被这些老臣所轻慢。

    这种轻慢并不是说当面给皇帝难堪。

    而是对于皇帝的任何决策,质疑,推诿。还一副忠君爱国的样子。

    都想拿到目前朝廷上的主事之权,偏偏还都无法一言九鼎。

    于是乎,党争就出现一些苗头了。

    慕容英在位的时候,这可是不被允许的。结党?你想干什么?造反?还是要架空谁?

    亲戚之间走动都得小心这点,不是逢年过节都不会随意串门。

    但现在,仿佛是一座大山消失了。

    如今大燕朝堂的几位宰相之中,尚书令高士则算是河北士族的领袖,这是一派。

    侍中任城王慕容惠是宗室。

    同是河东人的左仆射薛楚、右仆射裴弘德、中书令柳壑,自然代表了河东世家,又成了一大派,并且是如今朝堂上声音最大的一派。

    不过因为河东失守,这一派的处境也极为微妙。因为他们的老家可都在慕容盏手上。

    兵部尚书、辅国大将军、令支王段义弘,是代表鲜卑勋戚。

    吏部尚书、逍遥郡公韦纲,太仆卿杜藩,是京兆豪族的代表人物。

    慕容英在的时候,这些人都是猫。

    不在了,全是虎。

    还有一点影响很大,目前朝中官职最高的宗室也就是任城王慕容惠了,一直干的都是文官。

    朝廷上影响力自然是不如高士则、薛楚等。

    军中影响力不如几位大将军。

    若是已故卫王慕容定,或者已故齐王慕容据有一个还在,最少能帮慕容超控制一下局面,可这两位都走在慕容英前头。

    这样也就造成了宗室在朝中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大人物,所以无论是庙堂还是军中,都有人敢不拿皇帝当回事。

    这种混乱情况也就导致了洛阳庙堂现在根本就没有执行力和决策能力。

    你中枢都乱成一锅粥,前线的将领就算没有二心,也会进退失据。就更别说前线将领里面一个大将军,一个亲王,还有一个赵大。中枢再乱下去,只会让这些人失去对朝堂的信心,进而引发灾难性的后果,毕竟他们可都不会是坐以待毙的人。

    众人把洛阳朝廷上的问题剖析了一番之后,一个个也都是长吁短叹,感慨“肉食者鄙”“不足与谋”。

    “诸公相争,对将军来说,或许不是坏事。”半响之后谢巽突然说道,李青莲和张抚闻言也似乎有赞同之意。

    李元徽叹气道:“若是没有梁逆之叛,朝堂如何与我自然无干,可如今梁逆势大,若是任由其占据雍并二州,又有突厥支持,而朝堂诸公相争,必无力抗衡,这种事对我们难道是好事吗?”

    李青莲道:“将军若有此一虑,不妨跟圣人进言,请宗室耆老入朝。”

    李元徽闻言先是愣了一愣,随后细细思索李青莲的建议。

    现在皇帝有些控不住场,不如就搞个能控场的出来当定海神针?亦或是直接掀桌子?

    想到这里,李元徽开始细细思索,如今慕容宗室之中的老臣,以及致仕的老臣。

    慕容宗室之中,现在年纪和辈分最大的就是武帝的侄子,魏王慕容显宗,不过已经多年不闻世事了,不然也不可能躲过先帝的猜忌。

    但当年的慕容显宗可是一等一的猛将,曾经率领数十骑兵追着上万魏军穷追猛打,最后迫使其全部投降。

    重点是,这位老王爷,是李源的姑丈,跟李家关系自然是很不错。

    还是高阳王慕容颌的长兄。

    若是这位姑爷爷重新执掌大权,对李家估计不是什么坏事。

    至于朝臣之中,两年前致仕的前任尚书令段世桓,大将军段义弘的亲叔叔,给武帝做过参军、散骑常侍的老臣,如今已经是四朝元老,门生故吏遍及朝野,压制当今朝廷上的一众宰相也轻而易举。

    重点是这位老爷子七十多了,但听说身体好得很,一顿能吃一只羊腿.

    想到人选的李元徽并没有亲自请求觐见,然后向皇帝献策。

    而是通过慕容佳音这个中间人,把建议送了过去。

    毕竟这事其实挺得罪人,现在掌权这些宰相肯定是不希望那个担任宰相快三十年的段世恒重新回到朝堂上。

    免得这些人借机给他下绊子,所以李元徽决定还是迂回一下。

    巧合的是这两位本来都在长安养老,不过因为要来参加先帝的丧仪,所以来了洛阳。

    朝议上,当魏王慕容显宗,和司徒段世桓再次出现在朝堂上的时候,包括尚书令高士则,左仆射薛楚,中书令柳壑等人全都心中大骇。

    魏王慕容显宗,加太尉、都督中外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假黄钺。

    太师、齐国公段世桓,加司徒、录尚书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元徽也没想到,自己的提议这么快就得到了落实。这两位已经退休养老的老臣,也算是临危受命。

    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谁也不清楚。

    但可以肯定的是,庙堂诸公们的日子,可不算好过了。

    随后几日,慕容超陆续封赐、提拔了一些臣子。因为两位老臣在,所有任命全部被光速通过了。

    慕容超的舅舅胡芝,为左羽林将军,安城侯。

    前卫王府长史,王崇为兵部侍郎。

    前卫王府参军,蒋益为中书舍人。

    李元徽也捞到些好处,因为“勤勉”“公忠体国”,由平南将军,迁为镇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使持节。

    辖区和权力还是没变,另外加了一个广陵太守的兼职。其他的也没什么变化。

    这洛阳的战事还不知道什么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呢。

    不过本以为要在洛阳待上好久的李元徽,马上就得返回江淮了。

    “大魏天子”曹文静击败了征南大将军莒国公宇文谭,占据了建邺,登基称帝了,江淮告急。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咱大魏幽而复明了!

    (本章完)


  (https://www.dulixs.com/du/27286/123311.html)


1秒记住立读小说网:www.duli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ul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