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读小说网 > 贞观俗人 > 第1433章 优抚厚赏

第1433章 优抚厚赏


  “臣听闻此次国舅灭亡的东曹国,就在大宛盆地口,此国原是康国的四个附庸小国,其国王也是康国王族子弟担任的,东曹国的王城建在一个不小的绿洲上,背倚波悉山,北临药杀水,东面就是大宛盆地,而西南就是位于那密水流域绿洲上的康国。不如直接将东曹国王城和绿洲,皆赏赐给国舅为世封之地。”

  这里土地肥沃,又处于丝路要道上,是一块十分肥沃的大绿洲,拿来赏赐给为国立有大功的秦俊,当然是不错的。

  东曹国王城唐称率都沙那,也是东曹国最核心最肥沃的绿洲,且周边还有不少绿洲,可就算只把率都沙那王城和其所在的绿洲封赏给秦俊,也都是非常重的赏赐了。

  天后不肯亏待自己的兄长,于是也对这个地方很满意。

  “那就将这个率都沙那城和所在的绿洲,封赏给武安郡王为其世封之地,就直接更名为东曹州,以后为武安郡王家世袭之封地。”

  帘外。

  来济等两府宰执相公们,听天后直接就把东曹王城给封赏给秦俊了,也是微微意外。

  不过,没人反对。

  主要就是这东曹州毕竟太过遥远,离中原万里之遥呢,当初更定军制,其中有重要的一条新政,就是在边军驻扎之地,拿出大量土地来封赏给将士、官员们。

  东曹不过是粟特小国,属于康国附庸,康国做为河中第一大国,虽然并不是汉代的那个康居。汉代康居曾是个游牧部族,是河中一霸,跟月氏、大宛等并皆称雄,不过到了如今的康国,却是一个半游牧半定居的国家。

  只是仍然还是河中一霸,其它的石国安国等,基本上就是那种传统的粟特城邦,但康国却是唯一拥有羁縻附庸小弟的大国,东曹西曹中曹三小国,都是康国附庸,甚至国王都是康国王室,还有米国也是康国的小弟。

  从隋朝起,西突厥人成了西域霸主,河中的粟特人跟天山南北的其它城邦一样,无不被突厥人盯上,许多城邦都被突厥人易主,更换了突厥人国王。

  但唯有康国是从不曾被突厥人替换王室的,康国拥有河中最多的军队,也拥有一支很强的雇佣兵柘羯武士,河中的粟特人一般都是经商,少数游牧,其中游牧里面出精锐战士柘羯。

  这些人往往成为康国输出河中粟特诸国的雇佣兵,也会充当粟特商人们的护卫,他们没做生意的头脑,但骑射打仗是看家本事。

  所以当年康国是唯一没被西突厥人换了王统的国家,最后只是跟西突厥联姻和亲而已。

  河中地区广阔,朝廷需要的就是控制最重要的大宛盆地和其它几大绿洲就行,至于剩下的地方,能招移民就招移民,招不到拿出些来分封出去也不用舍不得,毕竟慨别人之慷,都是新征服的土地。

  能守住才是自己的,如果没人守不住,那也不过是一场空。

  正因此,天后要把这么一块非常富饶肥沃的东曹王城赏赐给兄长,来济们也不反对,秦俊的功劳足够高,又需要他继续镇守河中,所以这块秦俊刚打下来的地封给他,大家也同意。

  皇后却又在帘后发声。

  “既然刚才来相也说安国公镇守昆仑劳苦功高,那也一起加封赏赐,就从安国公辖下的葱岭中寻一处合适的河谷赐给安国公。”

  高护马上提议,“葱岭的小勃律国王城孽多城,临娑夷水,在丝路要道上,虽高原寒冷,但如果世封给安国公,那么如此要地从此由我大唐功勋忠勇将门镇守,定能保一境长治久安,也为昆仑镇增添一份力量。”

  “来公,你以为如何?”天后问。

  来济不反对。

  侍中上官仪、左仆射裴行俭等也都不反对,所谓小勃律国,不过是勃律国分出去的高原小国,葱岭那种地方,比吐蕃都还条件恶劣万分,比之大宛盆地就更不如了。

  随便在天山南北挑块地,那也比葱岭强太多。

  葱岭山高谷深,很多地方一年只能通行两三个月,真跟世外之地一样,朝廷在昆仑山葱岭设立昆仑镇,控制着原朅盘陀、大小勃律、护蜜、识匿、固失蜜诸山地邦国部落。

  这里是整个西域地区的制高点,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喀拉昆仑山脉等在这里汇聚,形成了一片世界屋脊。

  对于葱岭山区里的土著们来说,也许早习惯了这里的一切,甚至可能还会为某片草场,某条更平坦些的河谷而大打出手,但对于洛阳朝堂上的这些诸公们来说,那种鬼地方,完全就是鸟不拉屎人嫌狗弃。

  白送他们都未必看的上,天后想把小勃律的王城送给叔父秦珪,大家平静的很,甚至觉得有些脸红,感觉这样的赏赐对秦珪这样一个灭掉葱岭诸国,为国守住这块地方的功臣大将来说,有些拿不出手。

  “臣请封秦珪一子为勃律侯,再加封一子为五品散阶。”

  “可!”

  天后满意的答应了。

  心情大好的天后,端起旁边的酪浆,饮了一大口,感觉浑身舒畅。

  河中大捷,主帅秦俊处置好了,其余的都不是问题,反正按朝廷制度,录功计勋行赏罢了。

  不过因为有秦俊和秦珪两员大将得了世封地,所以相公们建议,这次除了论功晋阶加官外,还当由朝廷额外赏赐一笔军功钱,另外也当在河中多拿出一些地来赏赐给立功的将士们做为勋封领地、官人永业田等。

  不过这些封地赏赐,可就没有秦俊他们那么多那么好了,少则三五百亩多则千八百亩,甚至也不会是那些肥沃的大绿洲,但也毕竟是额外的加赏,总还是能够让河中将士们感激的。

  整个廷议过程,都没有谁提起对石国、曹国的处置,更没有人提秦俊攻破两国后,把两国的粟特人不论贵贱尽贬为奴,然后直接便宜发卖给河中军将。

  连带着两国的所有财产,也都尽被充军。

  自新军制实行后,各镇节度使镇守边疆,例授双旌双节,有了很大的职权,更别说西域唐军围剿西突厥人都好几年了,抓了几十万突厥人和杂胡为奴,朝廷也都是同意的。

  毕竟若无朝廷中枢相公们的授权许可,这种根本性的政策,节度使们也不敢乱来。

  而朝廷的默许,则是根据当年圣祖亲征辽东之后,对辽东高句丽人的处置。当年的处置要稍轻些,大部份内迁中原安置,部份战俘则贬为奴。

  但后来朝廷征朝鲜半岛,对三韩可就狠多了,世祖定下了移民换种诏令,见到三韩人就抓,可不管你服不服降不降。

  正因有这些先例在,所以如今西域唐军对西突厥人毫不留情,对粟特人自然也不用留情,甚至西南的永昌、骠越和藏南、西昌这几镇,如今对付诸蛮夷们也是非常凶狠的。

  朝廷掀起了新一轮的移民潮,有意加剧中原内地的土地兼并,让普通的汉人无产或低产的百姓迁移边疆,让他们到那边去做地主。

  中原地区搞庄园奴隶制经济和城市工商经济,移民拓边,中原的穷汉人都过去授田分地做地主。

  但是这个政策有一个缺陷,那就是中原穷人迁移边疆后,中原地主们的庄园或工坊制造业,劳力需求缺口会更大,所以需要更多的奴隶补充。

  同样的,迁移边疆的汉人,就算能分到许多田地,但如果仅靠自己那也当不了地主,甚至生活可能还不如以前在中原,所以要提高生活、收入,必须也得靠蓄奴才行。

  这些都逼迫着朝廷全面的对外扩张,尤其是以抢夺人口为主的扩张。

  秦俊灭石国、东曹,然后把两国的人全都弄成奴隶,几十万人口没为奴隶,不但没有半点过错,反而是一件大功。

  只是让两府宰相们稍稍有一点点不满的是,秦俊太偏袒河中镇了,这些年打突厥攻粟特,抓来的数十万俘虏,基本上都是西域自己消化了,流入中原的也就是些贵族、美人、工匠,或是一些识字的商人等,青壮劳动力和好生育能力的年轻女子,却大多被西域三镇的军将和其家眷们消化掉了,少部份也是卖给了西域新移民。

  这次又得了二三十万人口,还有无数的牲畜等,朝廷很希望能够从秦俊那里多分一些人口牲畜,尤其是人口,哪怕是朝廷给河中镇划拔绢布钱币军费来换都行。

  大量百姓迁移边地,使的现在中原的劳工荒加剧,奴隶市场上的价格在节节攀升,贵族豪强们新兼并的土地没人耕种,也佃不出去,工坊矿山也都缺人。

  会议最后,几位相公就提议要派银青光禄大夫、秘书少监、赵国公长孙延前往西域宣慰三镇,赏赐将士功勋。

  不过他的主要任务还是去跟儿女亲家秦俊争取这次多弄些人口回来,二三十万的人口,这次起码得给朝廷十万吧?

  长孙延是长孙无忌的孙子,他的儿子长孙无翼已经跟秦俊的女儿订婚,两人这关系,比较适合此次出行。

  


  (https://www.dulixs.com/du/23138/664320923.html)


1秒记住立读小说网:www.duli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ul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