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长乐坡
腊梅正在怒放。
为园子增添了几抹浓重色彩。
天气晴好,秦琅躺在树下晒着太阳。
阿黄正指挥着存孝存义兄弟两个推着一辆独轮车过来,车上满是竹子。
“这是做啥?”
“这不马上过年了,得多准备些爆竹,今年年头不顺,过年越发需要多放点爆竹,去去晦气邪神瘟神,祈求明年一帆风顺,全家健康,六畜兴旺呢。”
秦琅起身过去瞧了瞧,发现都是些锯下来的毛竹节,原来这个时代还没有火药的出现,自然也就没有烟花爆竹。唐人的爆竹是真正的爆竹,他们会把竹节放在火上烧,然后听竹节爆开的声音,视为一种庆贺新年的方式。
小户人家会去买点小竹子来烧,而大户人家当然得烧大竹,听大响。
“三郎,我这买了一车呢,等除夕夜爆他一百响!”
一百响!
看阿黄那个自豪得意的样,也是,过年的时候,这爆竹也不便宜呢,放上一百响,确实大户人家才有的。
秦琅却只是呵呵一笑。
爆竹啊,他不免想到了烟花爆竹,火药才是真正厉害的玩意呢,什么万响十万响都是简单的很,更别说还有灿烂的火花银花不夜天的烟花了。
自己要不要研究一下这玩意?
不过他虽对唐代历史还是有些研究的,但要说到火药、烟花这玩意则有些外行了,仅知道黑火药的最基本配比好像是硝、炭和硫磺,至于如何配比,以及如何组装等,其中这引线啊,外壳啊等等,不太懂。
记得好像若要应用,似乎还要把这火药配制后再打湿然后成型什么的,总之非常复杂了。
当然,他相信唐朝不缺能工巧匠,毕竟火药这玩意最早就是在晚唐时代开始出现的,当时只不过是那些炼丹的道士们在炼丹炉里鼓捣长生不老药时弄出来的废品,意外爆炸,导致火药的被发现。
到宋代时,烟花爆竹好像就已经非常有名了,到了元明时期,火药已经大举应用于军事,火枪火炮都出来了。
秦琅虽然不懂具体细节,但他知道方向啊,若是找一批工匠过来,提供研究方向,以及研究资金,再颁以重赏,相信这种专项研究能够很快研究出火药产品来。
不过他有些犹豫,这种东西比较有几分跨越时代的感觉了,现在去弄是好是坏?
阿黄几个见秦琅在那发愣,也没打搅他,便推着爆竹走了。
思来想去,秦琅觉得可以先去寻找几个炼丹配药方面的人才,先小规模的研究一下再说。
毕竟就算真研究,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有结果。
其实现在秦琅的精力不是在搞发明创造上面,他觉得大唐初建,贞观新朝将开始,眼下迫切需要的其实不是这些发明创造,更需要的还是思想上的统一,是朝廷的目标方向。
要统一思想,要明确目标,基础则还是制度。
只要健全了制度,上下才能运转顺畅。
明天就是除夕了,秦琅今天却还呆在乡下。
皇帝因为秦琅带领转运司表现出众,尤其是在沙汰佛道一事上表现出色,于是特在长安城东面的长乐坡赐了一块地给他做庄园。
隋文帝杨坚曾经在此修建长乐宫,并于宫南修建望春亭,亲自命名浐河西岸坡名长乐坡。
这里距离长安不过二十五里,襟抱浐水,背负龙首支渠,清水环绕,杨柳成荫,野花芬芳,蝶舞蜂暄,故此在隋朝时便已经是一个风景秀丽,游人如织的去处了。
这里与灞桥一样,还是长安东郊迎来送往的胜过。
长乐坡有长乐宫、长乐驿,长安许多人送别迎接都到此处。
从长乐坡下到浐水两岸,还有在隋朝望春亭基础上修建的望春宫,这是武德天子的行宫之一。
另外还有一片广运潭。
广运潭在望春宫之东,隋末唐初,朝廷先后开漕河自西苑引渭水,由富民渠古道直达华阴,复入渭水。
之前粮荒,也由秦琅亲自主持调民夫重新疏通扩张,将潼关以外粮食由黄河运抵渭河,再经渭河转广运潭,运至长安城外卸船。
这使的长乐坡广运潭成为京外的重要水旱码头,百货囤聚,众商云集。
也正因此,如今的长乐坡可以说是十分的热闹,风景好,交通便利,离长安近,还工商兴旺,故此京城的勋戚、高官们纷纷来此置办别院庄园。
李渊在此有行宫望春宫,皇帝有长乐宫,而诸公主们也纷纷在此建立豪华庄园,许多朝中新贵也纷纷来此置地,一时间倒让这里成了一片奢华度假区。
秦琅倒没在这里买地置庄园,主要是没这精力,他在浐灞之间倒是建了不少鸡鸭养殖场。
皇帝见许多王公贵戚都在此置私邸别业,于是便特给秦琼秦琅父子也各赐给别业。
赐给秦琼的原是宰相裴寂的魏国公别业,赐给秦琅的是原燕王罗艺的别业,这两人原先都得极李渊宠信,故此耗费千万在此修建别业,十分豪华奢靡,不但庄园占地广,而且样式精,所用砖瓦木方皆是上上之选,如今倒全都便宜了秦琼父子了。
秦琅的别业不但就在父亲秦琼别业边上,而且周边的私邸尽是当朝显贵们,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马周王珪高士廉李靖尉迟恭侯君集等都在附近。
秦琅倒不是迫不急待想来这别业尝尝鲜,主要是因为最近汰佛搞的轰轰烈烈,麻烦也随之而来。
先是萧瑀等崇佛势力纷纷来找他说情,其中甚至包括了秦琼原配的父亲贾务本和他儿子贾润甫等,贾家父子本在外为官,近来都是新调回京,他们一见面就说秦琅在做错事,还说佛祖是圣人云,又大谈因果报应这些。
秦琅得喊贾务本一声外祖,喊小贾一声舅父,论来贾家跟他的关系,其实应当比崔家亲。因为当初秦琅原配贾氏对秦琅母子还不错的,不似崔家可比。
可汰佛这事,既然开始了,岂还会再半道而止的?秦琅答应,李世民也不答应啊。
除了那些为佛家说情的,还有许多人最近也天天来找秦琅,让他不胜其烦。这些人都是因为想要抢夺寺产来的,虽然转运司采用拍卖会的模式来处理这些寺产。
但终究还是有许多人想走走后门,通过关系搞点暗仓交易。尤其是寺产中的田产部份,更是被从多王公勋戚豪门盯上了,大多数的田产其实已经要拿出来补授给授田不足百姓的,剩下部份是要划为皇庄为皇家产业,再剩下部份则是划做公廨田、学田等,并没打算拿来拍卖。
但田产这东西,在这个时代是比房产更被人看好的资产,人人都想买,现在一下子放量出来这么多,谁不想趁机买入,价格甚至都不成问题。
但秦琅还是不愿意把田卖给这些王公贵族们,到他们手里就是兼并了,长久来说并没什么好处。
可说情的人实在太多,甚至魏征家的管家居然都奉裴夫人的命令前来拜访,送上礼物说想要买些田地,让秦琅帮忙。
这事弄的,无奈,秦琅只好躲为上了。
把转运司暂交给副使马周负责,他逃之妖妖,先回长乐坡来躲躲清静。
现在马周都有些撑不住了,见天给秦琅写信,要他回去主持大局。可秦琅哪愿回去,各方人马,哪个都是来头大大,不能轻易得罪,于是只好装死了。
现在就连皇帝和皇后都有些架不住这些人了,甚至有人都走关系走到了太上皇面前,说想要买地。
李渊、李世民、长孙皇后,都给秦琅写信,甚至长孙无忌等宰相现在也来信,说看情况安排一下。
安排的了这个,那个也安排不了,怎么办?
秦琅无奈,只好去信马周,让他适当调整一下,把这次收回的寺田重做分配方案,一分划为皇产,二分为公廨田、学田,三分拿出来拍卖,剩下四分则用来补授给百姓。
这次清出来的寺观田地确实是多,足有万顷之多,现在拿出三成来,也是三千多顷,对于长安的这些王公勋戚豪门来说,倒也能暂时满足下胃口了。
现在长安出现了比较奇妙的景象,比如太子太师宋国公萧瑀不断在为佛家奔走说情,但他家里却又在积极竞拍寺产·······
说我佛慈悲的是他家,提刀剑争抢寺产的也是他家,当然萧家只是比较突出的一个代表,其实这次的汰佛,看似是秦琅在打前锋,可事实上是那些贵族勋戚士族哪个又不是提刀握剑踊跃追逐抢夺呢?
抢田的,抢地皮的,抢奴隶的,抢作坊的,甚至抢木料抢砖瓦抢树的,群拥而上,撕咬揪扯,没见谁落后的。
百姓们也捡了点剩下的残羹剩饭,秦琅终究为他们保留了四十多万亩地,授田不足的百姓,一丁补授十亩,也能让四万余丁受益了。
皇帝也很高兴,秦琅直接将十万亩地,几十座水碾磨房等划入了皇家,更不说通过拍卖等得到的大笔钱绢里,也有不小一部份最后进入了皇帝的内库。
(https://www.dulixs.com/du/23138/525648987.html)
1秒记住立读小说网:www.duli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ul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