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你怎么来了?天冷,先进来说话。”华罗庚见到脑袋上满是雪花的余华,面露诧异之色,示意余华先进屋。
余华点头跟上华罗庚,一同进屋。
“吱!”房门传出一道轻微摩擦声,合拢关闭,一进屋,一股温暖之意顿时涌来。
“这么晚了,路上一定很冷吧。”华罗庚取下大衣挂在衣架之上,吐出一口白气,看了一眼身上和头上满是雪霜的余华,上前一步,伸手轻轻拍去余华肩膀上的雪霜。
余华笑了笑:“学生不冷……”
“罗庚,又是谁来了?”这时,卧室内传出一道温婉之音,只见身穿冬衣的吴筱元走了出来。
“筱元,这是我之前认识的一位学生,我跟他谈点事,你去煮一碗姜汤过来,给他暖暖身子。”华罗庚听闻,眼中满是柔和之色,朝着吴筱元微笑道。
“师母好,学生姓余,单名一个华字,晚上前来叨扰,实在对不起。”余华站在一旁,朝着吴筱元作揖问候,致以歉意。
吴筱元见到余华有礼有节,心生好感,面含微笑:“何来叨扰之说,你们且去书房,我给你煮姜汤去。”
“谢谢师母。”余华赶忙道谢。
“余华,到书房说话。”华罗庚面含微笑,理了理身上的毛衣,示意余华跟上,随即走向书房。
余华点头,跟随于华罗庚身后进入书房,轻轻关上房门。
“坐吧,怎么想到今天来找我,我之前不是说过,凡借书读阅和生命遇危之外不可扰吗?”华罗庚走到书桌旁坐下,从兜里摸出一包香烟,取出点燃一根,示意余华坐下,询问道。
“学生此番前来,便是想要借书读阅,这是学生本次首月小考的成绩单。”余华面容庄重,并未坐下,从衣服内兜取出成绩单,递向华罗庚。
华罗庚抽了一口烟,听闻此语,心生好奇,伸手接过成绩单看了一眼,不禁怔了一下:“这是你的成绩?”
“是。”余华认真点头。
“之前我了解过你,你上学期不是才594分吗?怎么忽然涨了这么多。”华罗庚放下成绩单,对于一连串数字他已记得清清楚楚,有些疑惑,倒没怀疑余华作弊。
因为,北平四中此次小考算学试卷的出题人,正是他。
698分,距离满分仅差2分,华罗庚专门看过余华的学生档案,知晓上学期期末余华成绩为594,。
698和594之间,悬差整整104分。
“学生忽然感觉开窍了,看书本知识简单易懂,很快就能记住。”余华认真说道。
华罗庚点了点头,忽然开口:“能有多快?”
“呃……基本看一眼就能记住。”余华怔了一下,没想到华罗庚会这么问,沉默几秒,回应道。
“噢?那你来看看这组数字。”华罗庚眼前一亮,右手放下徐徐燃烧的香烟,从桌上取出铅笔,迅速写出二百个数字,接着撕下草稿纸,递给余华。
余华上前一步,接过草稿纸,看着这组数字感觉很是熟悉,浏览一遍过后,重新放回桌面:“学生记下了。”
“背来听听。”华罗庚两指夹着香烟,微笑道。
“89793,23846,26433,83279……”余华面容自然,脑海之中记录的整组数字异常清楚,不快不慢,以五个数字为分界,缓缓背出二百个没有任何规律可言的数字。
华罗庚没有低头看草稿纸,那些数字早已记在他的脑海之中,双眼尽数落在面前的余华身上,满脸微笑,不时点头给予认可。
数十秒过后,书房内的背诵声音消失。
余华尊敬道:“先生,圆周率第十一位到第二百一十位,学生背完了。”
伴随着背诵的过程,余华已经明白,自己所背的二百个数字,乃是圆周率第十位到第二百一十位。
“没想到你还知道这是圆周率的第210位,余华,能背到第一千位数字吗?”华罗庚眼中透出一丝赞赏,询问道。
余华听闻,面露错愕之色:“先生,您已经把圆周率算到第1000位了吗?”
背到第1000位数字不是难题,难的是,将圆周率人工计算到1000位。
作为数学常数之一,圆周率在数学界一直具有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世界数学家们莫不以推演圆周率为荣。
圆周率历史发展非常有意思,分为三个阶段,从诞生到几何法,再到如今的分析法时期。
诞生之初,圆周率数值仅为3.139小数点后三位,到了几何法时期,由祖冲之保持近千年的小数点后七位记录诞生,一千年之后,阿拉伯数学家卡西求得圆周率17位精确小数值,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范·科伊伦算到20位小数值及第35位。
到了十八世纪的分析法时期,圆周率小数值终于出现历史性的突破进展,通过无穷级数推演到第100位。
而从十八世纪到今天,圆周率最新公布的位数为第268位。
可以说,圆周率小数值每多一个位数,就代表着一次数学的前进。
然而他现在听到了什么?
华罗庚已经将圆周率计算到了第1000位,不动声色之间便打破了当前世界圆周率保持记录。
这就是中华数学之父的力量吗?
“闲来无事,算到了第1095位。”华罗庚笑了笑。
好一个闲来无事……
您任性。
谷</span> 余华深呼吸一口气:“学生看一眼就能背。”
“这是后面的一千位数字,给你。”华罗庚从抽屉里取出一摞满是笔记的草稿纸,不假思索,从中取出一全是数字的草稿纸,递向余华。
余华面色自然,毫无压力,接过这张凝聚华罗庚智慧结晶的草稿纸,按照惯例仔细阅读一遍,十秒过后,记下第二百一十位到第1000位数字之后,放下草稿纸:“4428810975……”
七百九十个数字太多,直接按十个一组背出。
余华背的速度还是不快不慢,按照自己的节奏,华罗庚闭上双眼,仔细聆听,面色稍稍认真,亦未催促。
以他的记忆力记下一千位圆周率并不太算难,但需要专心。
数分钟过后,书房内背诵声音再次消失。
“先生,学生背完了。”背完,余华轻声说道。
华罗庚缓缓睁开双眼,手里的香烟已经燃尽,放入烟灰缸,重新取出一根,用火柴点燃:“也就是说,你完全掌握了高等中学阶段所有算学及其他理学科目知识点,是吗?”
“是的。”余华点头。
华罗庚注视着余华:“你们四中的国立清华大学保送生名额,你拿到没?”
“拿到了,学生准备回去就写申请表。”余华点了点头。
房间内,陷入了沉默。
华罗庚没再说话,抽着香烟,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余华站在书桌前,一丝不苟,静静等待华罗庚的态度。
“咚咚!”这时,房门忽然敲响。
“请进。”
房门打开,吴筱元端着一个食盘走了进来,上面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来到桌前放下,朝着余华露出一个温和的微笑:“姜汤来了,乘热喝,祛除寒意,罗庚,少抽点。”
华罗庚笑着点头,却未熄灭。
“谢谢师母。”余华轻声道谢。
吴筱元摆了摆手:“不用谢,你们继续聊。”
话落,离去。
房门重新关上,书房内,再度陷入安静之中。
第二根香烟徐徐燃烧,冒出缕缕烟雾。
“余华,你学数学是为了什么?”良久,随着手上第二根香烟燃尽,华罗庚像是做了什么决定,抬起头,一双眼眸之中透出光彩。
迟疑如此之久,并非他不想教余华,而是……余华成长的速度和天赋,快的令人感到可怕。
一个在预料范围的学生和一个成长速度和天赋完全无法预料的天才,完全是两种概念。
站在整个中华科研领域最前沿的华罗庚,甚至余华看一眼就能背下圆周率1000位的表现,意味着什么。
华罗庚清楚自己脑袋里的数学知识价值多高,此乃重器,不可轻授于人。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工具,学生想要获得一把最锋利的工具。”余华初衷丝毫不变,正声回应道。
“国难当头,国家当前的氛围和环境,进行不了任何科学研究,你没有资金,你没有物资,你没有资源,你所研究的一切科学和技术会被吞没,会被政府泄露,甚至会资敌,日本人如果得到任何先进技术,对国家和民族的威胁会更大。”
华罗庚语气凝重:“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他不知道余华想要从事什么科学研究,但他知道,天赋和潜力极高的余华,要么不做,要做的话,必定惊天动地。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工具,能够意识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余华的眼光和智慧,就已经超越了99%的中学生和技术人才。
因为,数学是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唯一工具。
“先生,如果只因潜在威胁而拒绝科学研究和进步,我想具有这种思维的人是可笑的,且没有未来的,如果一个国家这种思想大行其道,那么,它必将灭亡!”
余华面色郑重且严肃,回应道:“当然,学生不是说您,资金可以去找,物资和设备都可以去找,学生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资金?
自己去赚,去找同学借钱,甚至去找一穷二白的八路借钱!
物资同上,
设备同上。
办法总比困难多,如果所谓的困难,就否定一切,如果因为潜在的威胁而拒绝科学研究和进步,那这种思维真的是太可笑了。
肤浅而片面的人,只会看到肤浅的东西,只会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每当事情和东西与自己存在差别的时候,只会一昧批判否定,甚至如同丧家之犬般狺狺狂吠。
如果一个国家也是这种思维大行其道,必将灭亡,当然,余华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国民政府充分表现出了未来将会失败和灭亡的特征。
离心离德,高高在上。
(https://www.dulixs.com/du/15986/690228681.html)
1秒记住立读小说网:www.duli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ul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