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大唐水师学院
李道宗的话确实提醒了李福,关陇如果真的想造反,他的身份就是最好的选择,隐太子的遗孤……虽然是过继给李建成的,但打出来这个旗号名正言顺。
低调是不够的,或者说越低调隐患就越大,所以从现在开始,李福觉得自己在该低调的时候,还是要低调点的,得罪人不是啥坏事儿,尤其是得罪关陇和山东豪门,那是天大的好事儿。
麒麟喝多了,脸也肿了。
看得秦长青一阵心疼,尤其是麒麟嘴角残留的竹笋的残渣,更是让秦长青心塞。
怀里抱着麒麟,凶神恶煞的瞪了一眼兴唐,兴唐对着秦长青张开嘴,然后晃晃小短腿,挥挥爪子……
卧槽……
秦长青瞬间爆了粗口,“你丫信不信,老子就和你耗上了?”
啪嗒,兴唐的小短腿分开,在某个部位突然窜出来几个团团,看上去像极了竹子的残渣……
“……”
“活该,他特么一个吃素的,你去凑啥热闹?”
秦长青一脸肉疼的看着麒麟,狠狠一咬牙,“那玩意儿泰山封禅的时候立了大功,有一朝国母亲自赐名,现在又是国宝,他干掉你屁事没有,你干掉他试试?”
呜呜……麒麟的爪子死死的抱着秦侯爷的胳膊,委屈至极。
很无奈,秦侯爷很无奈,“先养养伤,然后……再去霍霍一下……老赵家、老元家你自己选,从他们身上找找平衡吧。”
呜呜……麒麟用狗头蹭蹭秦长青的胳膊,算是勉强的同意了:嗯,我特汪的搞不过一只熊,我还搞不过人了?
把麒麟送去了太医署,秦长青正准备离开,却被人叫去了礼部。
马周穿着一身朝服,正笑眯眯的瞪着秦侯爷。
一份奏报,就放在桌案上,“长青,这是李银环递交的奏疏,你看看吧。”
“我媳妇?不是下江南游玩了吗?”
“谁告诉你游玩的时候,就不处理政务了?”
马周反问了一句,秦长青一阵咬牙切齿,“马叔叔,你们也不行啊,我媳妇就是个教书的,难得放松一下,你们这样……”
说话见秦长青打开了奏疏,明显一愣,“她……这是嫌弃自己工作量太小了吗?还见水师学院?闲的,就是闲的!”
“陛下已经批复了,找你来是想和你商量一下,你感觉水师学院是建在漕运明渠附近比较好,还是建在别的地方比较好呢?”
“要建也是建在昆明池啊。漕运明渠那地方是漕运道路,长安城的粮草和物资,三分之一的运货量都在漕运明渠,昆明市现在是皇家的避暑之地,可现在谁还去?自打骊山风景区建成了之后,全都去骊山避暑了,那还管昆明池了?”
“嗯,老夫和侯君集商量过,确实昆明池这里最为稳妥,但陛下会同意吗?水师学院的军费怎么处理呢?”
昆明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鱼斗路,地处西安城西的沣水、潏水之间。昆明池总面积3.32平方千米,始建于西汉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
昆明池建设之初是为练习水战,后为泛舟游玩的场所,唐时干涸为陆。昆明池两岸有石雕人像一对,曾建有人工岛屿,豫章台、灵波殿,池中雕有石鲸,栖有豫章大船,池面332顷,蓄水量约5000万立方米。
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昆明池开凿。主要目的在于拓宽加深“灵沼”,并扩其地以象滇池。唐代几次疏浚昆明池,并把沣水引入池中,基本保持汉时风貌。唐文宗大和年间,因向昆明池输水的石垯堰堵塞,池水逐渐干涸,变为大片农田。唐代后期,昆明池因长年缺乏维修,堤堰多有崩溃,逐渐干涸衰落。
这里之所以适合建造水师学院,是因为昆明池利用斗门镇(今长安县西部)东南一片洼地所建,池面332顷,蓄水量约5000万立方米。因潏水、滈水本是独立流入渭河的两条河流,后在今香积寺附近筑堰使二水相汇通,二水相汇西流,人称洨水,在今堰头村附近又折向北流,至石匣口村,汇集于人工开凿、拓宽后的湖区,从而形成昆明池。
地方大到可以让两个水师战船,在水面上拉开了架势对演。
秦长青略微沉思了一下,既然是李银环提出来的,那就说道说道吧,难得媳妇还想找点事情做,“预算的话到不是什么天文数字,六七百万贯就能搞定的事情。难的一点在于战船的损耗,那可就是天文数字的,咱们的火器现在已经逐渐步入正轨了,随随便便都可以打沉一艘船。”
六七百万贯?你这叫没花多少钱?
马周倒吸了一口凉气,但对此也表示理解,水师学院和陆军学院是不同的,所以花出去的钱也不能用陆军去衡量,秦长青要想做哪件事儿的时候,也一定都尽量做到完美。
“能不能少点?现在朝廷真心没多少钱可以挥霍了。东西两市的翻建,如果按照你这么搞下去,水部和民部这些年好不容易攒的一点家底,都要折腾光了。”
“马叔叔,钱虽然是花出去了,但是你想没想过,这些钱最终又去了哪呢?”
经济,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
简单说,叫做让利于民,可又取之于民,资本家把这个称之为货币流通!
李世民常常把马周比作关中,可见马周的才能有多牛逼。
但马周也不是万能的,后世的经济理论他也不是什么都涉足到的,古代的名臣所列举的各项国策,基本都是休养生息,减轻赋税,但对于所谓的经济流通,却不是很擅长,如果真的擅长,李世民也不用穷的叮当响了。
“建造呢,咱们做外包,能剩下很多钱的。”秦长青笑了笑,“马相,这个钱国家出得起,不需要在坑我的钱了。”
“详细的说一说。”马周来了精神。
“民为国本,无论是什么年代,民间富了国家才富裕。国家的钱去哪里了,您老是最清楚的。都流落到民间了。但是呢,你会发现,朝廷流入到民间的钱越多,税收也就越多。当谁收多了就说明钱币的流通率高了,良性循环下也拉动了内需……”
(https://www.dulixs.com/du/14754/104701795.html)
1秒记住立读小说网:www.duli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ul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