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读小说网 > 逍遥小贵婿 > 第八百一十三章 那年夏 九

第八百一十三章 那年夏 九


  李辰安的这个决定,不仅仅是让王新大吃了一惊。

就连钟离若水等人此刻也吓了一跳。

尤其是阿木。

他在这一瞬间就四处打量了一下,此地荒僻,李辰安是临时起意,但安全的问题却不容小视。

秋八楼也万万没有料到李辰安要在这里住下……

这茅屋只有三间,这茅屋里面都不用看也能猜到是什么样子。

这位摄政王,他能在这种地方安寝?

那位庄定春庄少爷此刻已惊呆了!

心想这地方怎么住?

比自己家的柴房还不如啊!

呆会得和八楼表哥回去。

虽说驿站已没有了房间,但帐篷里住着也比这地方强了百倍!

王新迟疑了片刻,还是说了一句:“李公子……小人这地方……实在太过简陋也、也太脏了一些,李公子身份尊贵,住在这……”

李辰安笑着打断了王新的话:“王大爷,和你开开玩笑。倒不是我嫌弃你这地方简陋,而是我们这么多人你这也住不下啊!”

所有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便听李辰安又道:“但吃饭就在你这吃了,你也别让你的媳妇去忙活什么,呆会我的人会将酒菜送来……”

“对了,你先去叫你的儿子去田里吧,等你回来,我想和你聊聊。”

王新思忖片刻,冲着茅屋的偏房喊了一嗓子:“翠花……”

“哎!”

厨房里有个妇人走了出来,她站在屋檐下看着这么多的人大吃了一惊。

她的手在碎花布围裙上紧张的擦了擦,便听王新又道:

“你去后山一趟,让王林王木他们去一趟田里。”

“今夜怕是会有一场大雨,得将田里的水先排一些出去。”

“这位李公子的人在田边等着……你去吧。”

“……哦!”

那叫翠花的妇人连忙从墙上取了一顶斗笠正要离开,王新这时又问了一句:“你嫂子呢?”

“嫂子去了王四嫂家,说是问问狗蛋去启蒙的话,三爷那边的束脩需要准备些啥。”

“……”王新沉默三息,“你顺便将你嫂子先叫回来,就说家里来客人了。”

“好!”

翠花埋头而行,没敢多看一眼这些客人。

因为这些客人单单是穿着,便给了她一种极强的距离感。

她知道这些所谓的客人,绝不是自己家的亲戚。

另外,这么多的客人,家里拿什么来招待?

莫要说吃食,就连凳子也没这么多的呀!

公爹这不是给家里招事么?!

……

茅草屋的屋檐下,王新极为不安的看向了李辰安。

“李公子,您也看见了,两个儿子都没有分家,实在有些拥挤……”

他的话音未落,李辰安摆了摆手:

“就在这屋檐下坐坐。”

他一屁股就坐在了门槛上,因为屋子里很黑,三间茅草屋也没有正儿八经的堂屋。

中间这间虽说摆有一张破旧的桌子,但里面还摆着一张床。

确实狭小,也容不下这么多的人。

他拍了拍这门槛,冲着王新又说了一句:“别去忙活什么了,来,这里坐。”

“这……公子稍等,小人去取几张凳子来。”

秋八楼撑着伞站在雨中看着门槛上坐着的李辰安,心里愈发有些异样。

若不是阿木就在身边,他断然不会认为那位淡然安坐的青年就是李辰安!

他的眉间微蹙。

脑子里细细的回想自己所了解的李辰安的生平。

他是归园那位神秘主人的儿子。

却在宁国的广陵城里长大。

虽说那时候广陵城的人皆以为他是个傻子,但广陵城的李府,却是真正的书香门第。

不管如何,书香门第是有着极为严格的家风的。

尤其注重礼仪。

便很是看中身份!

读书人与种田的农夫,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

在读书人的眼里,他们许会对农人心生怜悯,却不会有太多的同情。

因为读书人的眼,看的是仕途,是前程,是名利!

而农人……农人的地位低贱,对于读书人而言,他们终其一生,几乎都不会与农人去打交道。

可偏偏这位摄政王却不一样。

他可是诗仙!

是真正有才华的人!

但此刻他穿着那一身青布衣裳,坐在那门槛上,脚上的那双布鞋已经湿透……他正在用一根竹篾刮着鞋上的泥!

对于这地方那股子难闻的臭味他似乎毫无觉察。

甚至他根本就没在乎那门槛本又矮又脏。

自己能如他一样如此随意的坐在那门槛上么?

扪心自问,秋八楼觉得自己难以做到。

若不是为了了解这位摄政王,自己也是不愿意来这种地方的。

这就是自己不如他的地方!

这就是到群众中去,该有的去法!

秋八楼的内心被深深的震撼,再看向李辰安的时候,他的眼里满是钦佩。

宁国有他为帝何愁不兴!

若能追随他而行……许能建立一番丰功伟业!

就在秋八楼如此想着的时候,王新取了几张凳子放在了屋檐下。

李辰安刮干净了鞋上的泥,看了看,“随便坐吧……王大爷,来来来,坐这。”

王新惴惴不安的坐在了李辰安的身边。

其余人却都没有去坐。

哪怕是吴沁,她明明很累,也没有去坐。

所有人就这么站在雨中,各自撑着伞,看着门槛上那两个人。

这是一个难以描述的场面。

一个是位高权重的摄政王。

一个是种田的老农夫。

一个是才华横溢的诗仙。

一个是目不识丁的庄户老汉。

一个斯文秀气。

一个老脸沧桑。

本应该格格不入。

却偏偏让所有人觉得并不突兀。

“王大爷,你家这三十亩田,若不是大灾之年,一年的收成能有多少?”

“回李公子,我们这王家庄的田,皆是上田。”

“风调雨顺的年逢,一亩田能产稻谷在两百五十斤左右,我家三十亩田,能收成七千余斤。”

“哦……税收在几成?”

王新觉得有些怪异,不过转念一想,这样的公子爷不知道这些事也很正常。

毕竟朝廷收的税和地方上私自增加的那些税又不一样。

官官相卫这个词他不知道,但道理他是明白的。

有些话,就不能乱说出去。

这公子呆会拍拍屁股可就走了,若是当地增加的那些苛捐杂税被他传入了州府或者道台老爷的耳朵里,再传到县令大人这里来……万一县太老爷问罪,自己可就吃不了兜着走!

“这个玩意儿颇为复杂,总之……一年下来,尚能果腹。”

“但要说节余……”

老汉又憨憨一笑摇了摇头,一声长叹:

“难啊……!”


  (https://www.dulixs.com/du/13286/48372546.html)


1秒记住立读小说网:www.duli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ul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