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读小说网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废黜“罚赎”

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废黜“罚赎”


“简直无法无天!河南府可还是大唐治下?可还是朕的治下?一群有家无国、无君无父的混账,跋扈至极!”

        武德殿御书房内,李承乾大声呵斥,怒不可遏。

        先是河东盐池已经复工复产且更新制盐技术的消息传回,朝堂之上一片震动,李承乾几乎与几位重臣弹冠相庆,如此完美的收回了河东盐池的归属权且消弭了隐患,使得河东世家俯首帖耳,为中枢打压各地门阀开了一个好头。

        私底下的协议,那都不值一提,反正现阶段的寒门、百姓也不可能在科举考试这条路上给世家门阀造成威胁,还不如以此作为河东世家的让步,双方各取所需。

        至于会否因此使得河东子弟充斥朝堂……也不算是大问题,没有河东子弟,也会有山东子弟、江南弟子,都是世家子弟,谁上都一样。

        然而等到许敬宗自洛阳的迷信送抵,李承乾顿时暴怒。

        李勣摇摇头,叹了口气,默不作声。

        世家门阀把持地方治权这是长久以来形成的格局,朝政的局势可以说是“中枢治门阀、门阀治百姓”,世家门阀的作用极大。但是如同洛阳世家这样不仅公然抵制朝廷政令,甚至鼓动、挑唆农人百姓与中枢对抗,却是鲜有为之,性质极为恶劣。

        可就算暴怒如狂又能如何呢?

        强龙难压地头蛇,说到底中枢政令的实施还是要依靠各地的世家门阀,若无他们的支持,中枢政令就是一张废纸……

        总不能举起屠刀杀鸡儆猴吧?

        房俊在河东盐池那么强硬的手段最后也要与河东世家妥协,就可以知道一旦动用武力会产生何等严重的后果……

        刘洎沉声道:“当下不少百姓失去土地,依附于世家门阀而活,世家门阀若是再失去土地,不知多少人将会生活无着、忍饥挨饿,所以丈量田亩之事已经触及世家门阀的底线,他们岂能不奋起反击?好在许尚书保持冷静,没有大动干戈,否则现在整个河南怕是已经彻底糜烂。以微臣之见,这项政令还有可商榷之处,最起码也要暂缓实施,否则影响太坏,足以动摇江山社稷。”

        马周不以为然:“遇到挫折便改弦更张,长此以往,中枢权威何在?不能碰上困难就退缩,既然河南世家敢如此猖獗跋扈的抵制中枢政令,视天使如无物,那就应当以更为强硬的手段予以还击,定要消磨其嚣张气焰。”

        刘洎反问:“马侍中有何高见?”

        马周道:“‘三法司’现在就在河东盐池,百里之隔,可令其马上回转洛阳,继续之前的审查,对河南府的官员予以威慑。”

        “如果河南府官员集体请辞怎么办?他们既然敢鼓动挑唆农户对抗中枢,自然什么都做的出来。”

        “他们不敢,只从他们鼓动农户站出来而他们所有人都蛰伏一旁,就可知他们也心存顾忌,一旦他们集体请辞那就是公然藐视中枢、藐视皇权,失了道义便失了人心,到时候整个天下皆攻讦诋毁,他们遭不住。”

        “那若是任凭审查而后认罪呢?不敢请辞,但认罪之后被罢官总行了吧?”

        “那就由陛下颁布圣旨,举凡‘赎买’之官员,罢黜之后永不叙用!‘赎买’之制度早已成为世家门阀操持玩弄的漏洞,迟早是要予以废黜的,不如趁此机会一劳永逸。”

        刘洎大怒:“你疯了吧?你可知这样一道圣旨一经颁布,将会掀起更大的风浪?”

        “赎买”是古已有之的制度,对于一定品级、身份的官员犯罪之后准许其用罚金赎罪,其后亦能有入仕之资格,只不过要降级、或者白身录用。

        这是世家门阀的特权。

        一旦这项特权被取缔,全天下的世家门阀都将遭受损失,所受到的阻挠可想而知。

        马周却坚定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口含天下、一言九鼎,何人敢违逆圣旨,当以谋逆论处!中枢治辖天下,不仅要示之以仁,更要宣之以威,一个没有威严的中枢被天下人当做陶塑泥胎一般供起来,也迟早会被毫无顾忌的砸碎。”

        大唐立国之初,世家门阀不仅构建了整个帝国的框架,更维系着整个帝国的运转,居功至伟。然则时移世易,现在的世家门阀已经成为帝国发展前进的障碍,甚至隐隐威胁到帝国的长治久安,那就要不惜一切代价予以压制、削弱。

        但作为帝国基石的世家门阀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没人敢轻举妄动,即便英明神武如太宗皇帝也只能徐徐图之、身怀忌惮。

        而房俊在河东盐池的所作所为,却让人了解到世家门阀的虚弱之处——当皇权集中、中枢强大,所谓的世家门阀也会感到难以撼动、畏首畏尾。

        这很是让人振奋,正该趁热打铁、锐意进取,岂能倒行逆施、固步自封?

        在他看来,刘洎这个宰辅只会拉帮结派、政治斗争,对于治国治天下简直一塌糊涂。

        刘洎转向李承乾,语气诚挚:“陛下休要听这等误国之言,天下安稳来之不易,这个时候正该好生笼络天下世家门阀,使之成为陛下皇权之下最为坚固的基石,焉能苛勒逼迫、不容其休养生息之机?此非是仁君之道也。”

        对于房俊、马周这样的激进派,他素来是看不惯的,这些人只知道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看似当世名臣功在社稷,实则完全不懂得政治转圜妥协之道,一味的猛冲猛打将矛盾急剧激化,使得中枢与地方尖锐对立,这有什么好处?

        难道忘记了陛下即位之初便遭遇的两次叛乱、兵变吗?

        打压门阀、剪除门阀势力是没错的,但这条路要缓缓图之、持之以恒,而不是房俊所谓的“只争朝夕”……

        李承乾面色淡然,心里却取舍两难、进退维谷,觉得两人都有道理,遂看向李勣:“英公以为如何?”

        李勣便暗叹一声,这位陛下哪哪都好,但这般没有主见却非是明君之质,不过人无完人,哪里有性格好、明进退、善谋断的完美君王呢?

        “臣以为,可以按照马侍中之言,昭告天下取缔‘罚赎’之制度。律法是国家赖以统御万民之基础,正因如此起码要做到形式上的‘公平公正’,要让天下万民看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要人人都遵循律法,何愁天下不定?”

        自古以来,每一朝、每一代的律法制定都标榜“公平公正”,然则天底下又何尝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公正”?说到底,律法的制定不过是为了更要的统治人民而已。

        但是最起码也要让天下万民认为律法的本质是为了彰显公平,如此才能人人奉公守法,使得行为有所规范、言论有所约束,而“罚赎”这样的制度却是公然打碎了律法的公正,使得“刑不上大夫”成为理所当然,天然赋予某一个阶层不在律法约束范围之内的特权。

        只要阶级存在,特权就不可能消除,但是特权越少、律法越是看上去公平公正,才能使得国家更加强盛。

        李承乾欣然纳谏:“如此,朕就让门下起草诏书废黜‘罚赎’之制,昭告天下,让天下人都能感受朕一视同仁之决心,也彰显律法之公正。”

        他不善于拿主意,但是当身边人促使他拿定了主意,也能欣然纳谏、遵照执行。

        性格使然,他缺乏那种“唯我独尊”的王霸之气,耳根子软,更缺乏自我坚守。

        这是坏事,但也是好事。

        “主意正”的皇帝往往一意孤行、听不进劝谏,寻常时候很少犯错,可一旦犯错就是动摇社稷根本的大错,且屡劝不听、知错不改,譬如隋炀帝……

        刘洎沉默不言,深感形单影只、孤立无援,尤其是政见不合令他深感忧虑。

        在他看来,一味的固守成法自然不妥,但是将赖以立国的基础一件一件更改、废黜却也是贪功急进的错误,治理天下在于一个“稳”字,而想要“稳”,就要在政治博弈之中予以妥协。

        没有转圜、没有妥协,只是一味的开拓进取势必触动世家门阀的利益,而没有世家门阀的支持,便失去了帝国赖以立国的基石,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打压门阀是正确的,但是想要剪除门阀就大错特错了……

        不过这并没有打击他的信念,反而愈发坚定了斗志。

        当即,门下侍中马周斟酌语句、起草诏书,大家传阅。

        政令之发布本该由门下省起草、中书省审核,一般情况下,这种剥夺世家门阀特权的政令是无法通过中书省审核的,即便门下省得到皇帝的首肯予以下发,也一定会被中书省封驳,但现在中书令刘洎在场,不可能做出违背皇帝意志之事,所以不可能有封驳之步骤,刘洎点头之后,交由尚书省的实际掌控者尚书左仆射李勣颁行天下。

        一道废黜“罚赎”特权的政令就在御书房内快速走完了规定的程序,成为正式的帝国政令,予以颁行天下。

        而在这道政令下发的过程中,河南府首当其冲,专门有人快马加鞭送抵洛阳……

        *****


  (https://www.dulixs.com/du/12294/777988717.html)


1秒记住立读小说网:www.duli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ul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