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读小说网 > 唐朝贵公子 > 第四百二十五章:大逆不道

第四百二十五章:大逆不道


  张千取了信,而后目光瞥了众人一眼。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冲,以及大学士虞世南人等各自坐着,个个盯着张千手上的信件,似乎心里都生出了好奇之心。

  这个邓健,行事没有任何的章法,说实话,他这出格的举动,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朝廷是什么地方,是将台面上的事,放到桌底下进行交易,而后再将妥协和交易的结果搬到台面来展示的地方。

  因而在这里会有火药味,会有怒火,会有正锋相对,可是在任何时候,这里都好像是古井中的水一般,没有一丝的涟漪和波澜,不会给天下人看到桌底和幕后的刀光剑影。

  而现在,邓健却将这一切摊出来了。

  像是一个幽闭的密室里,突然开了一个小窗,阳光照了进来,却没有让密室里的人感受到了阳光的暖意,反而觉得刺眼,甚至是不适。

  张千咳嗽一声,而后便开始念道:“师祖钧鉴:门下邓健,祖业务农为生,起于布衣,非王侯显贵之家,不食钟鼎……”

  这个起头,没什么稀奇的。

  房玄龄等人脸色木然。

  陈正泰则低着头,似乎若有所思。

  李世民稳稳坐着,面上阴晴不定。

  张千继续念道:“蒙师祖之泽,门下考入大学堂,开始学业,历代史籍,圣人书册,门下皆有拜读,尤其是儒书诸经,更是倒背如流。在学中时,门下废寝忘食的读书,不敢丝毫浪费光阴,既因对门下而言,读书不易。又因书中的道理,无一不令门下醐醍灌顶。门下那时起,方知原来圣人大道,知道圣贤们著书立说,所流传下来的事迹……”

  众人莞尔,都瞥了陈正泰一眼。

  他们虽不是邓健,但是或多或少理解一些邓健的感受。

  张千扯着嗓子,接着道:“门下家中,并无阀阅,因而入仕之后,又因天资愚钝,虽为翰林,实则却是徒劳无功,对于朝中典故一无所知。同僚们对门下,还算客气,并没有刻意欺凌之处。只是贵贱有别,却也难以亲近。门下也曾苦恼,有心接近,后始醒悟,门下与诸同僚,本就高低有别,何须攀附呢?不妨放任自流,做好自己手头的事,至于那人情世故,可暂且搁置一边。将这仕途,当做当初读书一般去做,只需保持好学和诚意之心,不出疏漏即可。”

  房玄龄等人咳嗽,他们其实无法理解邓健处境的。

  毕竟……在座的,哪一个人的家世都不低,出门在外,哪怕是年轻的时候,也不会被人排挤。

  张千又道:“今陛下厚爱,敕命门下查办抄没窦家一案,门下奉旨而行,本该循规蹈矩,不敢做出格之举。子思作《中庸》,倡导:博学之,审可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门下对此,深以为然。只是自查办此案以来,阅览诸账目,门下大骇,于是废寝忘食,数宿无法成眠……”

  李世民听到此处,微微开始动容了,他手不安的拍着案牍,显得焦虑的样子。

  房玄龄等人倒是表现平常,依旧还是淡定如初。

  陈正泰则依旧低垂着头,还是有着心事的样子。

  张千低头看着……似乎有些哑然了,因为他不知道,接下来该不该念下去。

  看张千突然停下来,李世民猛地抬头,厉声道:“念!”

  “喏。”张千惶恐的点头。

  而后,张千便继续念:“窦家之财,有数百万贯之巨,土地无算,部曲数千人!可至门下看来,世上竟有如此肮脏之事。这些事,在书中可谓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单以崔家而论,其贪墨之财,竟有七十二万三千二百五十二贯之巨,七十二万三千二百五十二万贯哪。学生父祖们务农之时,一年辛劳,也未有一贯的盈余。家父倒在病榻时,心心念念只想吃一个油饼,却依旧不舍,何也?市面上油饼贩卖五文,五文钱,家父思虑再三,舍不得啊。”

  “可一个崔家,举手之间,便捞取了万万之数的油饼,这些油饼,倘使给家父分食,可吃万年之数。”

  “咳咳……”长孙无忌拼命的咳嗽,他憋着有点想笑。

  可是……这一点都不好笑。

  这殿中每一个人的心思都各有不同,可是他们永远都无法去想象,邓健会用这样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

  万万之数的油饼,即便是一日吃三顿,也足够天下的百姓大快朵颐了。

  这数目对于朝廷,是一个数字。

  对于邓健,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信仰,他的美好愿望里,至少在从前,就是能吃饱,且还能吃好一些。

  这行文之中,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书信了,更像是一封控诉。

  本以为……邓健乃是钦差,而如今,从字里行间,邓健却像是成了苦主。

  张千小心翼翼地看一眼李世民。

  李世民脸色僵硬,绷着脸道:“继续念。”

  张千继续点头:“门下观此案,实是灰心冷意,窦家十恶不赦,大理寺与刑部与其余诸家如豺狼。纵是天子,雷霆大怒,又何尝不是只心心念念着窦家之财呢?财帛能让万千百姓果腹,也滋生了不知多少的贪念。庙堂之上,食鼎之家,尽都如此,那么寻常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也就不难预料了……”

  一下子,房玄龄等人的脸就拉下来了。

  这等于是……邓健将所有人都骂了,不但痛骂了窦家,痛骂了朝廷各部,骂了其余世族,连带着皇帝,那也不是好东西。皇帝这样发怒,是因为百姓吗?不是,他不过是为了自己的贪念而已。

  这是地图炮,大抵就是,师祖,你先站起来,站到一边去,然后其余坐在那的人,一波带走。

  陈正泰一脸尴尬,这哪里是小正泰啊!我是这样的吗?他邓健跟我陈正泰有什么关系?

  李世民则是阴沉着脸,依旧焦虑不安的用手指抠着案牍。

  其实方才念到纵是天子的时候,张千心里都忍不住发颤了,这个邓健,好大的胆啊,这是寸草不生,不留活口了。

  张千继续念道:“门下幼年时,见那朱门高大幽深,莺歌燕舞,出入者无不肤色白皙,身穿华服。那时门下所羡的是……他们是这般的幸运,他们的父祖们,给他们积攒了如此多的恩荫,此君子之泽也,是天命。而今再见此案,方知所谓高门,不过豺狼而已,他们能有今日富贵,大多是食人血肉而得,他们能有今日,并非是因为他们的祖上有什么德行,不过是因为他们通过血脉相连,垄断权柄。他们通过权柄,榨取天下的财富,吸髓敲鼓,无所不用其极,此门下之大恨!”

  这话……

  房玄龄等人面面相觑。

  这就有些偏颇了啊。

  别人怎么样不好说。

  可老夫是清白的啊!

  这邓健……真是个疯子。

  只是……此时未尝让人觉得恐惧的是,邓健这样的人开了智,他的怨恨,从这书信之中,竟让人觉得是可以理解的。

  一个人为何这样愤慨……书信中不是说的明明白白的吗?

  此大恨也!

  听到这四个字,让人不寒而栗。

  李世民眉头皱的更深了,他显得焦虑,甚至还有些无所适从。

  李世民是何等人,他在这世上,从未害怕过任何人,可现在……他竟有一丝丝,感受到了这封书信背后的力量,令李世民心怀不安。

  只见张千接着道:“时至今日,门下既奉旨行事,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钱,门下拼了性命也要取回。这些财富,自当充入内帑,只是内帑之数,到底是有益于天下,还是满足帝王私欲,非门下所能制之,此日后之事,再行计较。今门下愿铤而走险,取回赃款,只是门下身份卑微,所行之事,势必为非常之举,为免牵累师祖,情愿修此书信,与师祖恩断义绝,自此之后,门下便可了无牵挂,凭腰间一拙剑,敲打天下,震慑诸家,好教他们知道,天下尚有公理!”

  书信念毕了。

  张千默默呼出了一口气,而后默然退开。

  房玄龄等人一个个露出匪夷所思之色。

  可是……当真是匪夷所思吗?

  他们是何等精明之人。

  书信写的如此直白,怎么会不理解呢?

  只是……这书信如此的尖锐,以至于连房玄龄等人,竟都无法面对,所以……只好尴尬的表示不解。

  李世民则是抬眸,看了陈正泰一眼:“你为何要给朕看此书信?”

  陈正泰昨夜看书信的时候,就已觉得胆颤心惊,而后是一夜都没睡好。

  此时李世民询可,陈正泰想了想,苦笑道:“书信之中,邓健曾言,要与学生恩断义绝,学生想了很久……”

  “嗯?”李世民见陈正泰踟蹰不语,不禁有几分焦躁。

  陈正泰咳嗽一声道:“儿臣以为,这邓健,虽然没有什么聪明才智,行事也有一些过于孟浪,做事总是欠缺一些考虑。只是……终究是大学堂里教授出来的子弟,怎么能说断就断呢。他干的事……儿臣……儿臣捏着鼻子认了,若是真有什么胆大包天的地方,恳请陛下,看在儿臣的面上,从轻惩处为好。”

  “哼。”李世民冷冷道:“带着两百多个儒生,就敢跑去崔家闹事,真是愚蠢,朕真是所托非人了,此人乃是你当初所荐,一切后果,自是你来承担。”

  陈正泰忙道:“是,是。”

  李世民又皱眉道:“至于他书信之中的话,此人……确实说话有些欠缺考虑,思考过激……今日之事,就算了。邓健说朕也只想着敛财,朕难道就没有一丁点的可取之处吗?朕将钱收入了内帑,难道不也有益于天下吗?”

  陈正泰忙道:“对对,他不知陛下为了黎民百姓,而积攒内帑钱财的苦心,这一点……学生一定要好好教训他,下次一定……”

  李世民显得很愤怒,气呼呼地道:“做臣子的,不晓得体谅君父的苦心,朕每日殚精竭虑,只是取窦家犯罪抄家所得而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也。所以此事,你陈正泰的干系最大。门下下旨吧,立即将这邓健给朕召回来,不要让他再去崔家那里自取其辱了。他区区一个翰林,带着两百多个生员,跑去崔家那里做什么?还不够丢人现眼的吗?历来无用就是这样的书生,此人……以后还是入宫侍奉吧,朕要将他留在身边,好好教授他,免得他总是糊里糊涂,不知天高地厚。”

  房玄龄便忙道:“臣等这就去拟旨。”

  尚书省这边下了条子,门下立即开始拟旨,随即便火速送了出去。

  这一切都超出了三省往常的效率。

  对于房玄龄而言,这事等于是火烧眉毛了,陛下的意思很明白。原本是让邓健去查办这个案子,可这个案子牵涉的人太多了,区区一个邓健,本就是炮灰而已,这一封书信,固然让陛下羞怒交加,不过显然……陛下是有所震撼的。

  陛下似乎并没有怪责到邓健的头上,虽口里也在骂,却还是希望留住这个人,既然如此,那么立即撤掉邓健的钦差之职,将人召回来便可。至于窦家一案,暂先搁置。

  这对陛下而言,显然是不得已得结果。

  于是,宦官火速赶去平安坊。

  而这平安坊里,此时却已人满为患了。

  崔家院墙上,无数人弯弓搭箭,这些部曲,都是崔家世世代代的忠奴,都是脱离了生产,专心看家护院的人。

  除此之外,中门之后,崔家的部曲长崔武已提着大斧,带着一干精壮的部曲,候在里头了,一个个明火执仗,杀气腾腾。

  大唐并不禁武器,尤其是对于崔家这样的世族而言。

  世族还残留着魏晋时期的遗风,有蓄养部曲,看家护院的习惯。

  ………………

  第二章送到,第三章会有一点晚,因为晚上会出去吃顿饭,虽然作为一个欠债累累的作者,实在没有资格出去吃饭……但是,就晚一点点吧,晚上肯定还有的。

  


  (https://www.dulixs.com/du/12014/615548114.html)


1秒记住立读小说网:www.duli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ulixs.com